IMG

内容简介

今天的歷史研究和書寫者,很多忽略顏色,只習慣專注於文字材料。這不是他們對顏色無感,而是文字本身無形中造成了無意識的習慣和局限,將色彩排除在思考和關注以外。

邢義田院士多年來親身接觸秦漢考古出土的原始文物和圖畫,繽紛、炫麗、鮮活的文物,讓人感覺到兩千年前的世界,離我們並不遙遠和冰冷。《古月集》收錄他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並採用一千三百餘張珍貴圖片,一方面為文字論述作證,一方面也拉進讀者和秦漢的距離。

全著分為四卷:卷一是「漢代的簡牘」;卷二是「畫像石、畫像磚與壁畫」:卷三是「皇帝、官僚與社會」:卷四是「法制、行政與軍事」。四個主題收錄一起,方便讀者一探在其他固守傳統研究領域和方法的論文裡被忽略之問題和面相,為認識古代中國社會、思想和文化找到新的可能。

卷二「畫像石、畫像磚與壁畫」,收錄有關漢代畫像石、畫像磚和壁畫的研究和評論,分為「概說」、「個論」、「資料與評論」三個部分。古人留下文字或圖畫,是以不同的形式和語言在傳達所思、所感,信息豐富多彩,大量的墓葬畫像石磚和壁畫,生動地反映了地方官僚的集體心態和價值觀,也反映了文獻中見不到的漢代社會。

目录

卷二 畫像石、畫像磚與壁畫

概說

漢代壁畫的發展和壁畫墓

漢碑、漢畫和石工的關係

漢代畫像內容與榜題的關係

個論

格套、榜題、文獻與畫像解釋——以一個失傳的「七女為父報仇」漢畫故事為例

漢代畫像中的「射爵射侯圖」

古代中國及歐亞文獻、圖像與考古資料中的「胡人」外貌

漢代畫像胡漢戰爭圖的構成、類型與意義

漢畫解讀方法試探——以「撈鼎圖」為例

貊炙小考——漢代流行烤肉串,還是烤全羊?

趙津女娟渡趙簡子?——河南安陽曹操墓「津吏」畫像考釋

赫拉克利斯(Heracles)在東方——其形象在古代中亞、印度與中國造型藝術中的流播與變形

「猴與馬」造型母題——一個草原與中原藝術交流的古代見證

資料與評論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漢代石刻畫像拓本的來歷與整理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寶應射陽孔子見老子畫像拓本記略

漢代畫像項橐考

漢畫像「孔子見老子圖」過眼錄——日本篇6

武氏祠研究的一些問題——巫著《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和蔣、吳著《漢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讀記

信立祥著《中國漢代畫像石の研究》讀記

陝西旬邑百子村壁畫墓的墓主、時代與「天門」問題

作者简介

邢義田

美國夏威夷大學歷史學博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通訊研究員、中央研究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秦漢史、古代中外交流史、羅馬史。出版有《今塵集:秦漢時代的簡牘、畫像與文化流播卷一:古代文化的上下及中外流播》、《今塵集:秦漢時代的簡牘、畫像與文化流播卷二:秦至晉代的簡牘文書》、《今塵集:秦漢時代的簡牘、畫像與文化流播卷三:簡牘、畫像與傳世文獻互證》、《秦漢史論稿》、《西洋古代史參考資料(一)》、《古羅馬的榮光》、《天下一家》、《地不愛寶》、《治國安邦》、《畫為心聲》、《立體的歷史》、《畫外之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