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元の中期から清末に至る6世紀のあいだに、科挙制度が中国の社会・政治・文化に及ぼした影響を再検討する。科挙の実態と変遷を示す多数の図表・図版資料を掲載。BenjaminA.Elman著『ACulturalHistoryofCivilExaminationsinLateImperialChina』(カリフォルニア大学出版、2000年)の中国語訳。目录:插图目录表格目录前言致谢第一章重新思考晚期帝制科举考试的历史根源第二章明初的皇权、文化政治与科举考试第三章晚期帝制中国科举考试的制度动态与精英流动第四章科场与王朝权力的局限第五章文言读写能力与晚期帝制科举的社会维度第六章焦虑情绪、科举美梦与备考生活第七章科举考试的文化范畴与作为精英写作的八股文第八章评卷标准、文士阐释与王朝对知识控制的局限性第九章科举考试中的科学、史学与汉学第十章19世纪之前清政府科举科目改革的加速第十一章去合法化与去经典化:进退失据的清末科举改革附录一科举考试一手文献,1148—1904(1042种记载)附录二摩门族谱图书馆馆藏科举考试一手文献附录三表附录四650—1905年间科举考试科目时间轴附录五除地方志外科举考试史料的主要类型原始、二手文献书目索引译后记插图目录前彩插页:一份1667年的科举朱卷图4.1府考考试场所图4.2万历朝甲辰科(1604年)状元号舍醉酒图4.3南京乡试考场图4.4顺天乡试、会试考场图4.5南京科场主入口图4.6通往号舍的走道图4.7开放式的号舍图4.8作弊褂(含细节)图4.9康熙朝乙丑科(1685年)科场第二场“论”的草稿图4.10墨卷试纸(1685年)图4.11甲辰科(1484年)状元游街图4.12辛未科(1571年)状元梦遇朝廷赐状元匾图5.1庚戌科(1430年)状元通过记忆题写文章图5.2甲申科(1464年)状元孩童时学习识字图5.3庚辰科(1400年)状元幼年读书情景图5.4辛未科(1391年)状元居家读书图6.1指点魁星(1502年)图6.2登科预兆图6.3李文渊送犬肉(1406年)图6.4三首三元(1445年)图6.5双头人骑马(1583年)图6.6金甲神人持黄旗(1454年)图6.7骑马上天门(1544年)图6.8羊头献于前(1451年)图6.9黄鹤飞来(1505年)图6.10仙以药丸食之(1541年)图6.11仙女乘鹤(1599年)图6.12状元乘莲(1533年)图6.13登科有兆(1822年)图7.1洪武朝戊辰科(1388年)状元任亨泰的书写随身用具图11.1农民捣毁新式学堂表格目录表1.1元代1315—1366年每科进士人数表表1.2宋、金、元、明年均举人、进士人数表表1.3两宋历朝进士人数统计表表1.4元代历朝进士人数统计表表1.5明代历朝进士人数统计表表1.6宋、明两代私人书院表2.1明代1370—1630年乡试举人配额表2.2明代1371—1601年会试中举人考中占比及其与唐、宋同类占比的比较表2.3明代1371—1637年会试五经专经的占比分布表2.4明代1399—1630年应天府府试五经专经的占比分布表2.5明初科举南、北进士人数占比表2.6明初及明中叶各州府举人、进士排名表2.7明、清两代乡试举人配额及清代各省进士分布表2.8明、清两代各省殿试三甲与会试会元统计表表2.9明初南部江西、浙江省进士占比表3.1明、清两代科举考试流程表3.2清代1645—1695年通州、静庠地方考试生员配额表3.3明代应天府(江南)乡试举子中榜占比表3.4明、清两代浙江省乡试举子中榜占比表3.5明、清两代顺天府、山东省乡试举子中榜占比表3.6明、清两代其余省份乡试举子中榜占比表3.7明代山东举人仕途道路表3.8明代山东举人出任官职一览表3.9明代山东进士仕途道路表3.10明代1465年山东乡试考官表表3.11明代1594年山东省乡试考官职级表表3.12明代1465—1639年主考/同考及其科举功名一览表表3.13明代浙江省乡试考官历年统计表表3.14明代会试主考/同考情况表3.15明代会试考官表表3.16明代殿试考官表表3.17明代1370—1634年福建省各州府举人、进士一览表表3.18明代1370—1546年福建省福城举人考中进士情况表表3.19明代1370—1636年福建籍考生综合情况表表3.20清代1691—1850年会试考生上榜概率表3.21清代统治时期明末、清初山东籍举人考取进士统计表表3.22清初科举主考/同考履历时间对照表表3.23清代1645—1900年各省举人配额一览表表4.1明代科举乡试官员统计表表4.2明代科举会试官员统计表表4.3明代科举会试专经考房数量统计表表4.4清代会试专经考房数量统计表表4.5清代科举会试官员统计表表4.6清代地方官出自科举、荫补、捐纳比例表表4.7道光朝1821—1850年间各省捐纳监生人数及金额一览表表4.8清代1850年前各省生员配额、数量分布表4.9清代1850年后各省生员配额、数量分布表5.1明、清两代科举乡试考生社会背景表5.2明、清两代科举会试、殿试考生社会背景表5.3明代1371—1643年民户、军户、匠户进士分布表5.4明代应天府(南京)举人地理分布表5.5869—1874年历代苏州籍状元人数分析表5.6清初顺天府科举考试举人各省地理分布表5.7清代各省状元分布表5.8明代进士地理分布表5.9明代1385—1622年各省进士分布表5.10清末各省进士配额与实际中榜人数一览表表5.11清初、清末进士地理分布比较表5.12明、清两代各省平均每百万人口进士数表5.13明代1370—1600年间浙江省五经专经占比分布表表5.14明代1399—1636年间福建省五经专经占比分布表表5.15清代1654—1759年间顺天府五经专经占比分布表表5.16清代1678—1747年间江南五经专经占比分布表表5.17清代1655—1760年间会试五经专经占比分布表表5.18明代举人乡试中举年龄分布表5.19清代举人乡试中举年龄分布表5.20明代47名科举状元中榜年龄表5.21清代67名科举状元中榜年龄表5.22明代殿试进士年龄分布表5.23清代殿试进士年龄分布表8.1明、清两代四书文在科举最终排名中的重要性分析表8.2明代和清初策论在科举最终排名中的重要性分析表8.3明代1371—1610年47名殿试状元的乡试、会试名次样本统计表8.4清代1664—1852年60名殿试状元的乡试、会试名次样本统计表8.5明代1474—1600年策论论题分类统计表表8.6清代1646—1859年策论论题分类统计表表8.7清代1756—1762年70道科举乡试策问题分类对照表表8.8清代1840、1849年各省乡试策问题分类合计表10.1明代、清初论在科举最终排名中的重要性分析表10.2清末试帖诗在科举最终排名中的重要性分析表10.3清末五经考题在科举最终排名中的重要性分析表11.1太平天国运动前后各等级科举功名者人数比例分布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