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追本溯源 以圖解義
字,為什麼長這樣?
凡解釋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陳寅恪
「字形和字義是有密切關係的,
但是在語文識字課上,
老師只講一個字的讀音、字形、字義,
不講字形與字義的關係。」
本書是面向全年齡段的漢字通識讀本,精選300個基礎漢字,配上作者所寫書法及所繪插圖,在筆鋒轉折和生動圖像間,展開一場漢字生命的溯源之旅。
每一頁都是一場小型文字考古,從甲骨文、金文、篆書到今日的形態,作者從字形出發解析字源和字義,呈現漢字的演變脈絡,帶領讀者認識或重新認識漢字,進而了解方寸之內中國人獨特的生活智慧和思想感情。
目录
前言/ix
使用指南/xvi
天地日月
天 地/4 日 月/6 水 火/8
山 岳/10 風 雨/12 雲 電/14
陽 光/16 華 景/18 春 夏/20
秋 冬/22 午 夕/24 明 星/26
氣 音/28 草 木/30 森 林/32
竹 泉/34 原 植/36 本 末/38
禾 米/40 瓜 豆/42 田 土/44
絲 玉/46 果 /48
牛羊犬馬
牛 羊/52 犬 馬/54 鹿 虎/56
鼠 蟲/58 鳥 羽/60 燕 巢/62
角 爪/64 龍 象/66 魚 龜/68
貝 烏/70
耳目手足
耳 目/74 手 足/76 人 身/78
心 口/80 首 面/82 眉 毛/84
牙 齒/86 乳 舌/88 骨 /90
父母兒女
父 母/94 兒 女/96 夫 婦/98
兄 弟/100 姐 妹/102 朋 友/104
我 你/106 子 /108
文字書頁
文 字/112 書 頁/114 典 冊/116
筆 琴/118 巾 帶/120 衣 妝/122
刀 弓/124 叉 刃/126 矛 盾/128
舟 車/130 網 具/132 門 戶/134
城 鄉/136 京 屯/138 孔 井/140
蓋 鼓/142 倉 牢/144
東西南北
東 西/148 南 北/150 單 雙/152
六 七/154 八 九/156 十 百/158
千 萬/160 甲 乙/162 丙 丁/164
干 支/166 寸 丈/168 斤 半/170
來去出入
來 去/174 出 入/176 坐 臥/178
行 走/180 企 立/182 飛 舞/184
看 見/186 離 合/188 學 習/190
分 析/192 採 集/194 休 息/196
止 步/198 回 報/200 卜 示/202
食 思/204 束 夾/206 鳴 吹/208
尋 求/210 言 謝/212 更 化/214
令 須/216 爭 弄/218 要 冒/220
共 比/222 付 受/224 稱 引/226
知 識/228 包 /230
大小上下
大 小/234 上 下/236 高 低/238
寒 熱/240 生 死/242 輕 重/244
新 老/246 好 歹/248 香 臭/250
福 樂/252 美 麗/254 甘 爽/256
真 正/258 扁 齊/260
是非有無
是 非/264 有 無/266 異 同/268
主 客/270 神 凡/272 利 益/274
才 能/276 今 時/278 永 年/280
力 志/282 元 尊/284 家 里/286
王 相/288 臣 工/290 兵 丐/292
至 盡/294
之乎者也
之 乎/298 者 也/300 以 為/302
每 若/304 唯 及/306 又 自/308
再 從/310 則 而/312 然 先/314
亦 即/316 既 皆/318 各 如/320
豈 了/322 敢 向/324
筆劃檢字表/327
漢語拼音檢字表/331
作者简介
何大齊,1940 年生於北京,1964 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北京市特級教師,在繪畫、書法、民俗學、文字學等領域各有建樹,曾獲第四屆胡楚南優秀教學成果獎、第五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卓越貢獻人物獎。近年出版的書籍包括《萬有漢字》、《書法上手:從技法到藝術》、《燕京往事》、《北京的春節》、《我們的日子:老北京的四季風情》、《四合院的孩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