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937年,重慶被國民黨政府列為陪都後,躍然成為戰時中國政治中心之一。生活在這裏的女性忽然發現,戰爭從遙遠的新聞變為難以逃避的生活狀態。響徹城市上空的警報、擁擠的防空洞、飛漲的物價、流落街頭的孤兒,以及潮水般湧入的難民,都成為她們的集體回憶。
作者走訪了五十多位當年生活在重慶的女性,記錄她們生命故事的同時,更聚焦女性的戰爭體驗和私人經歷,探究戰爭在女性的生命中打下何種烙印,而女性又如何通過抗爭和忍耐來抵抗戰爭的殘酷。
作者簡介
李丹柯,美國美田大學(Fairfield University)歷史系教授。美國密西根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領域為抗戰時期的中國婦女、中國婦女教育、女性環保主義。
目录
新版序 / ix中文版致謝 / xiii
引言:歷史,女性和中國的抗日戰爭 / 1
第一部分:抗日戰爭,女性與社會 / 41
序 / 41
朱淑勤 女學生 / 55
羅福慧 女學生 / 71
金中恆 女學生 / 76
李素瑤 女學生 / 82
莫國鈞 女學生 / 86
王代英 女學生 / 89
朱淑君 女學生 / 93
何佩華 重慶商會會長的兒媳婦 / 96
劉群英 下江逃難婦女 / 99
崔香玉 醫生的太太 / 107
楊玉青 工人的太太 / 112
趙知難 戰時兒童保育會收養的孤兒 / 116
楊先知 戰時兒童保育會教師 / 126
張慎勤 戰時兒童保育會教師 / 132
陳國鈞 來自有財有勢家庭的女性 / 136
李素華 貧困的農家女性 / 143
王淑芬 貧困的農家女性 / 149
蔣素芬 貧困的農家女性 / 157
第二部分:抗日戰爭,女性與經濟 / 159
序 / 159
烏淑群 教師、接線員 / 168
徐承珍 小販的女兒 / 173
范明珍 木工的女兒 / 178
賓淑貞 女傭人 / 182
龔 雪 裁縫的太太 / 187
曾永清 被拋棄的家庭主婦 / 192
常隆玉 民生公司員工 / 197
葉清碧 工廠女工 / 206
楊坤慧 工廠女工 / 209
梁易秀 工廠女工 / 213
高忠賢 松溉實驗區女工 / 215
游清雨 松溉實驗區女工 / 220
趙桂芳 松溉實驗區女工 / 225
第三部分:抗日戰爭,女性與政治 / 229
序 / 229
任再一 為新運婦指會工作的女共產黨員 / 238
白和蓉 革命學生 / 255
羅自榮 救國會的婦女 / 265
王 素 中共地下黨員 / 277
第四部分:女性,記憶與中國的抗日戰爭 / 285
後記:抗戰後的她們 / 295
參考文獻 / 309
作者简介
李丹柯
本科就讀於四川大學歷史系,研究生就讀於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歷史系(碩士)和密歇根大學歷史
系(博士)。現為美國費爾菲爾德大學歷史系終身教授,研究領域為抗戰時期的中國婦女、中國婦女教育、女性環保主義。著有Echoes of Chongqing Women in Wartime China和《女性,戰爭與回憶:三十五位重慶婦女的抗戰講述》,同時著有多篇學術論文。
曾榮獲費爾菲爾德大學的文理學院傑出教學獎(2003)、傑出科研獎(2010),以及該校馬丁・路德・金服務獎(2011)。曾連續十年擔任中國留美歷史學會理事會理事(2011–2021),同時長期擔任口述史學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