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我國的新文學自1919年五四發軔,迄至二十世紀三○、四○年代,開展出現壯闊的洪峯,各家輩出,價值俱在。臺灣師大楊昌年教授在他開授的「現代文學系列課程」之中,標舉包括新詩、散文、小說、戲劇近代代表作家卅一位和他(她)們的代表作析評,本社有幸出版專集,用饗讀者。
如今已是七十年之後的現代二十一新世紀,當我們追溯文學源流,緬懷曩昔,親炙到這些名家傑作之時,是否應該想到對國族文學進展的職責?在敬仰與感歎之餘,該當要承志繼烈,致力做好新舊、中外的鎔鑄,期望能有一個更新、更有價值的新文學紀元在我們的手中完成。
作者簡介
楊昌年,原籍湖南,1947年來臺。曾任靜宜文理學院中文系主任、大韓民國外國語大學校客座教授、國立臺灣師大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國文系教授。現已退休。著作有:《現代詩的創作與欣賞》、《現代散文新風貌》、《現代小說》、《風裏芙蕖自有姿》(論評選集)、《水晶簾外玲瓏月》(近代文學名家作品析評)、《超人行》〈域外小說析評〉、《古典小說名著析評》、《唐傳奇名篇析評》、《聊齋誌異研究》、《張愛玲小說評析──百年僅見一星明》及個人短篇小說選集《會哭的樹》、《相見爭如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