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直言不諱、敢說真話的柯文哲, 台大醫院說他是麻煩人物, 他說:「我只是希望台灣成為公平正義、文明進步的地方」。 老師朱樹勳說:柯文哲是急救病危專家, 而現今社會亂象正需要急救專家出手來做CPR。 好友黃勝堅說:在他身旁一起打拼的人,就因為他的認真、真誠所感動, 在充斥著虛偽的社會裡,最需要的就是他這樣的人。 太太說:他一向是如此的自負與自信,也相信人性本善,但錯植愛滋器官事件反映出人性的黑暗與醜陋面,卻深深刺傷了他。 這麼多醫療亂象、生死關頭、社會議題,情感與理智的抉擇, 誰能抵擋得住這麼多是非波瀾, 這是一本柯文哲從醫二十多年來最真誠的告白,且聽他娓娓道來…… 【本書特色】 柯文哲醫師首次全面公開的真實告白,看他如何對生命之意義做詮釋,如何與最熟悉卻又最遙遠的家人互動,如何對醫療之陋習做省思,對台灣的未來發展和文明社會之建構又有何見解?環島旅行領悟的真諦?還有最親愛的學生曾御慈發生酒駕死亡後,他難過無力回天,該如何化大愛為實際行動,讓生命的逝去有意義…  真‧白袍 人生-命運指引走上這條路 我們常常遇到挫折困難,有時候當時沒辦法解決,但是不要忘記,請把它放在心裡面,常常去想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解決?「不放棄」這就是臺大ECMO的起源。  專‧學 重新審視生命權的尊嚴與抉擇 「生命」的意義為何?我說人終究無法勝天,因為醫生不是神只是平凡人,無力改變生老病死,就像園丁無法改變春夏秋冬。  悟‧醫 求新求變打破醫療扭曲陋習 我們訓練出來的醫師種類,不符合社會實際需要,醫生只看到「病」,都沒有看到「病人」。如果現在沒有開始校正,再40年這個問題也不會解決。  盼‧開花 互信互愛泯除文明社會中的待罪羔羊 一個國家不是有高鐵、捷運甚至有太空船就是文明國家,要落實社會基本價值,包含民主、自由、法治、人權、關懷弱勢、永續經營,而這就是「新文化運動」。  愛‧土地 重燃我對生命的省思與希望 今日奮力踩著單車,經過雲嘉南一個又一個的鄉鎮,從此它們不在是地圖上的名字,它們在自己腳下親身踩過,從此它們在我的生命有不同的意義。  家‧親情 我的家人猶如空氣和水 婚姻20年後,感受到妻子猶如空氣和水一樣;面對孩子,我永遠是個缺席的父親,不求他們人上人,但求人中人。

目录

從進入外科就開啟了救援投手的宿命

十七年的台大外科加護病房(SICU)歲月

台大SICU成為外科最重要的後勤司令部

‧美國對我人生兩大影響

一、 西方與東方差異在於人格與人品

二、「不放棄」就是臺大ECMO的起源

PART2. 學‧專注 重新審視生命權的尊嚴與抉擇

‧「專注」讓葉克膜技術在臺大醫院傲視雄群

葉克膜出現,讓生命意義只在於延續?

葉克膜濫用的情形有增無減

怎樣算「活著」,「死亡」又是什麼?

生命只是一個過程

有一天我體悟了,醫生無法改變生老病死

憶起生死兩相安,再無遺憾

‧一肩扛起艱難任務,建立器官分配制度系統

建立一個公平公正的器官分配制度

長達兩年的艱難工程,冷暖自知

留給窮人最後一個公平機會

面臨醫療體系落差困境的考驗

還在呼籲改進當中,就出事了

這個案子沒有壞人,否則只是製造仇恨

*特別收錄:我是柯文哲的太太 我抗議

‧台大新嘗試──駐院科醫師制度、急診後送病房

互愛、互信、互諒的理念而堅持

尊重生命,成立急診重症病房

‧推動安寧療護,社會取得新共識

法案因社會的討論來面對問題

怕衝突,就永遠只能當鴕鳥

生命權屬於病人?還是家屬?

我們處於互相不信任的社會

只要有討論,社會就會有改變的希望

活人才會告你,死人不會告你

人生盡力就好,收放自如是哲學

理智與感性的衝突-曾御慈事件雖盡力搶救,無法救回

*特別收錄:曾御慈醫師追思會演說詞

PART3. 悟‧醫 求新求變打破醫療扭曲陋習

‧血汗醫院──健保用社會保險來做社會福利事業

家醫、分級、轉診、論人計酬,打破治療導向的賺錢陋習

醫生不符社會需要,四大皆空時代來臨

醫療糾紛,四大皆空的致命傷

‧台灣醫療應增加醫助、醫佐人力

醫療產業不求新,敗在心態

醫學教育缺乏品德教育

葉克膜是獲率利最有效率的醫療

沒有裝設葉克膜就好像醫師沒有盡力

PART4. 盼‧開花 互愛互信互諒 泯除文明社會中的待罪羔羊

‧真正的「文明社會」,並不只是經濟富足

文明社會之五階段

我的人生觀:悲觀進取

台灣未來二十年需要「新文化運動」

我的四種革命之道

缺乏歷史觀的領導者

核四最後已演變為政治問題

PART5. 愛‧土地 重燃我對生命的省思與希望

‧登玉山記

二O一二年七月二十二日我登上玉山

「舉步維艱」應該就是這樣

劫後歸來,恍如隔世

*特別收錄:登玉山心得分享

‧完成夢想—腳踏車環島之旅

事前行動

開始我的環島之旅,GO!

第一天:環島之旅正式啟程

第二天: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

第三天:我竟然騎到流淚

第四天:台灣的生命力依然旺盛

第五天:最辛苦的一天

第六天:景色最秀麗的一天

第七天:最驚險的一天

第八天:騎完蘇花公路全程,驚險疲憊,但是值得。

第九天:九彎十八拐

後記:因有朋友,所以一定行

*特別收錄:環島成功祕訣分享

PART6. 家‧親情  家人猶如空氣和水般的重要

我的父親-讓我們一起努力過,不再受宿命安排

我的母親-智慧處事,我待人接物哲學皆來自她

我的妻子-平淡中沒有新奇,卻是我最重要的空氣和水

我的女兒-父母是終生職,同樣教養性格卻截然不同

*特別收錄:給兒子的一封信-不求人上人,但求人中人

作者简介

柯文哲 現職: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台大醫學院教授 學歷:臺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專長:外科重症醫學、器官移植 臺大醫院史上第一位專責重症加護的醫師,為臺灣引進葉克膜急救方式,建立器官捐贈制度。至今用葉克膜救治人數超過一千五百人,是世界第一,其中包括台中市市長夫人邵曉玲。 柯文哲受老師朱樹勳影響,進入外科加護病房,成為台灣重症醫學教育家。他推動台灣器官捐贈移植網路登錄系統和器官勸募網絡系統。因其直言不諱的性格,獨到的個人言論,總是引起媒體注目,不斷衝撞台灣的價值觀,為台灣醫界、政壇不時投下震撼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