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從六燃到高廠,高雄煉油廠是臺灣第一也曾經是唯一的煉油廠,它無疑是七十餘年在臺灣經濟史上的核心價值。一本高雄煉油廠史除了可釐清產業脈絡變遷,更可聚焦廠區空間內部構成,進而探討其與周邊空間的文化關聯,才能兼顧煉油工業所帶來的利與弊,公允評論高廠近百年的多樣面貌。在兼具產業宏觀角度以及地方發展的微觀視域,雙重面向才能比較客觀檢視高廠的歷史地位。

目录

推薦序|煉燃七十載:高雄煉油廠的輝煌、轉型與新生

作者序|追尋、填補北高雄/臺灣煉製高地的歷史

前言

第一章|燃料消費與日本海軍燃料工業

第二章|後勁人文風貌與臺灣大海軍要地

第三章|六燃高雄本廠的建置、構成與運作(1942-1945)

第四章|戰後接收與中油高雄煉油廠之整建(1945-1948)

第五章|煉油事業的更新與擴張(1949-1967)

第六章|完全的煉油廠(1968-1986)

第七章|從五輕興建到謝幕(1987-2015)

第八章|油廠空間和遺產

第九章|油人生活與文化

第十章|後高廠時代與未來展望

附錄一|歷任廠長一覽表

附錄二|六燃高雄本廠土地徵收名冊

附錄三|1949年1月間高雄煉油廠職員名冊

參考書目

作者简介

李文環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

潘逸嫻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