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早期中国研究丛书·展望永恒的帝国:战国时代的中国政治思想》致力于追寻中华帝国存在长达2000年之久的原因,尤锐从战国时代思想家的活动入手,因为他们对解决社会政治危机提出的理想、价值观和理念在后来的帝国政体中变得至关重要。作者认为中华帝国的长存不仅是一个军事和行政建制的结果,而且是一种智识的建构,是意识形态上的诉求允许帝国的长存并得以一次次从混乱中重生。
目录
中文版序言导论一、内容提要二、研究方法三、研究特色编 君主章 礼仪性领袖节 君权的宗教基础第二节 春秋时期的君主制危机第二章 王权诸道节 处于礼制顶端的君主第二节 作为道德楷模的君主第三节 作为圣人的君主第四节 圣权与君权之间第五节 社会政治秩序的中枢第六节 高管理者第三章 寻找理想君主节 改善君主的常规方法第二节 取代昏庸君主第三节 非世袭继承方式的选项危机第四章 的橡皮图章节 荀子:君主与摄政第二节 韩非子:无上权力的去人性化第三节 臣下的陷阱?第四节 尾声:秦始皇和他的余波第二编 士:知识精英第五章 士的崛起节 “尚贤”第二节 “有道之士”第三节 自我推崇的膨胀第六章 仕还是不仕?节 士与国家:社会与经济背景第二节 禄及名:追求富贵者第三节 以入仕为使命:孔子和孟子第四节 弃官:隐士理想第五节 结语:出仕和“精神病”第七章 士与君主节 有条件的忠诚第二节 人才市场和士的傲慢第三节 反士思想第四节 荀子:帝制时代的臣德第五节 尾声:帝国垄断下的士第三编 民第八章 为民而治节 宗族凝聚性和“为民而治”第二节 春秋时代的“国人”第九章 “虚其心,实其腹”节 耕战者第二节 “得民心”第三节 小人及其被排队在政治之外第四节 尾声:造反有理第十章 战国时代的思想遗产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尤锐(Yuri Pines),以色列希伯莱大学东亚系主任、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兼职教授。作者懂十门外语。曾留学南开大学,师从刘泽华教授,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博士论文《儒家思想的基础--中国春秋时代的政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