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中国学文薮》内容简介:在世界文化走出各自分割历史阶段的今天,国外的中国学与中国的国学共同构成世界的学术中国观,而又各属不同的学术体系,发挥着不同的文化功能。对于中国的国学来说,国外的中国学可以说是不宜回避的“他者”,日本的中国学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进一步说,日本中国学除了具有其他国家中国学的共性之外,还有一些特殊性。这些特殊性,离不开一个“近”字。例如由于许多业已散佚的中国文献通过抄本或者刻本保存在日本,使得日本成为域外很重要的中国文献资料库之一;又如日本拥有传统的阅读和训释中国文学的特殊手段等等,这给中国文献的传播和解读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同时,由于中日两国学术交流源远流长,日本中国学与日本学研究的关系特别紧密,也使得它在考据和比较研究这两方面,有着更多的资源和课题。目录
祖父狩野直喜传略——代序《尚书·尧典》首章解读
经学概要
目录学大要
《经》之名称及顺序
《诗》
《书》
《易》
《礼》
《周礼》
《仪礼》
《礼记》
《春秋》
《左氏传》
《公羊传》
《觳梁传》
中国古代祭尸的风俗(上)
中国古代祭尸的风俗(下)
儒的意义(上)
儒的意义(下)
孔子的德治主义与战争观
《论语》研究的若干问题
一、《论语》在儒教中的地位
二、《论语》的编者及其时代
三、《论语》的阅读方法
四、《论语》的注释书
《礼经》与汉制
儒学与汉武帝
司马迁的经学
由《四书》看汉学与宋学
孝治杂谈
从《太上感应篇》看道教的道德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不发达的原因
元曲的起源与白仁甫的《梧桐雨》(上)
元曲的起源与白仁甫的《梧桐雨》(下)
《水浒传》与中国戏曲
读曲琐言
一、元杂剧曲词的异同
二、杂剧的宾白
三、见于曲词中的当时诗人的诗句
四、《汉宫秋》的曲词
五、小说《水浒传》与杂剧
六、元杂剧的折数
清朝皇帝的特权
清朝的科举制度
(一)县试·府试·院试
(二)乡试
(三)会试·殿试·朝考
忆王静安君
梅兰芳《御碑亭》观后
君山先生的汉学世界——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