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韩国汉字音”是指韩国语中的汉字读音。韩国汉字音材料在汉语音韵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汉语音韵学界曾借助韩国汉字音材料构拟《切韵》音系,分析“重纽”难题。过去几十年,韩国学界利用韩国汉字音材料进行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韩国汉阳大学严翼相教授的专著《韩国汉字音--中国音韵学视角再探》就是其中的代表性著作。全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总论韩国汉字音研究。第二部分讨论汉字传入朝鲜半岛的时期和路径,考察早期韩国汉字音,尤其是百济汉字音的音韵系统。第三部分讨论韩国汉字音中的上古汉语成分。第四部分讨论韩国汉字音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包括/-l/韵尾的来源、腭化的原因和过程、不规则读音的成因等,以及韩国汉字音与汉语方言读音的比较。目录翻译体例第一部分总论第一章如何研究韩国汉字音1.引言2.韩国汉字音的性质3.各语言分期4.研究方法5.研究对象6.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6.1汉字的传入和汉字音定型时期6.2汉字的传入途径6.3外部变化6.4内部变化7.今后的课题8.结语:韩国汉字音研究的新意义第二部分百济汉字音的新解释第二章韩国古代汉字音有没有送气音声母1.引言:有关送气音的两种学说2.高句丽汉字音的声母3.百济汉字音的声母4.新罗汉字音的声母5.结语第三章韩国古代汉字音有没有浊音声母1.引言2.高句丽汉字音的声母3.百济汉字音的声母4.新罗汉字音的声母5.结语第四章从中国音韵学角度看百济汉字音声母体系1.引言1.1研究意义和目的1.2前人研究的成果和问题2.百济汉字音的构拟方法和资料3.上古硬腭塞音、擦音3.1上古-声母3.2上古h-和-声母3.3上古-声母3.4上古-和-声母4.上古齿龈塞音和边音4.1上古齿龈塞音Ⅰ(中古舌上音)4.2上古齿龈塞音Ⅱ(中古舌头音)5.上古唇音5.1上古唇音Ⅰ(中古双唇音)5.2上古唇音Ⅱ(中古唇齿音)6.上古喉塞音和软腭擦音6.1上古-声母6.2上古零声母6.3上古j->中古j->声母6.4上古*x-和-声母7.上古软腭塞音7.1上古*k-声母7.2上古*kh-声母7.3上古*g-声母7.4上古-声母8.上古齿龈塞擦音、擦音8.1上古*ts-声母8.2上古*tsh-和*dz-声母8.3上古*s-和*z-声母9.上古后齿龈塞擦音、擦音9.1上古*t-、*th-、*d-声母9.2上古-和-声母10.结语第五章百济汉字音韵母与声调之疑问1.引言2.元音3.辅音韵尾3.1塞音韵尾3.2鼻音韵尾4.声调5.结语第三部分韩语与汉语上古音的接触第六章高本汉有关韩日汉字音假说的问题1.高本汉的假说2.其他假说3.高本汉假说的问题4.新假说5.语言学证据:第一次尝试6.新证据:第二次尝试6.1上古章系塞擦音化6.2中古知系塞擦音化6.3中古浊阻塞音清化6.4中古匣母三等元音化6.5中古日母非鼻音化7.结语第七章韩国古代汉字音为汉语上古音说1.汉字音的时期问题1.1现代汉字音的形成时期1.2汉字的传入时期2.研究目的、材料和方法3.汉语音的变化3.1汉代音和汉语语音史3.2章系的变化3.3端系的变化4.古代汉字音中的上古章系声母4.1高句丽汉字音4.2百济汉字音4.3新罗汉字音5.古代汉字音中的上古端系声母5.1高句丽汉字音5.2百济汉字音5.3新罗汉字音6.其他旁证资料6.1乡歌保留的上古音痕迹6.2精系字的中世汉字音6.3固有词化的汉字词6.4汉字的俗音7.结语第八章nal、il同源说的新解释1.什么是“nal、il同源说”2.“nal、il同源说”的问题3.新假设4.东亚语言中i和a的对应4.1汉藏语同源词4.2上古质部的现代汉字音分派4.3《诗经》4.4现代汉语方言5.东亚语言中e和a的对应5.1汉藏语同源词5.2现代汉语方言6.结语7.余论第九章n、na汉语上古音说1.引言2.上古汉语的鼻音声母和韩国汉字音3.n与汉语上古音4.日母汉字的韩语训读5.na与汉语上古音6.疑母汉字的韩语训读7.“n、na汉语上古音说”的三个问题8.结语9.余论第四部分韩国汉字音相关争议第十章从中国音韵学角度分析多音字1.引言1.1研究对象与目的1.2研究方法与动向2.上古音的痕迹2.1澄母汉字的非腭化2.2见母侵韵字的元音化3.入声韵尾的意义3.1中古音的痕迹3.2近代音的痕迹4.阻塞音的送气音化4.1早期中古音以前读音的痕迹4.2晚期中古音以前读音的痕迹4.3近代音的痕迹5.现代音的痕迹5.1深圳5.2榨菜5.3香港5.4哈尔滨5.5乌龙茶5.6其他6.结语第十一章韩国汉字音-l韵尾中国方言起源说探疑1.引言2.Martin的学说3.Martin学说的问题4.内部变化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