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近幾年,為推動客庄經濟,台三線被政府策定為「國家級台三線客庄浪漫大道」,不僅吹起一股振興老街的觀光氛圍,也激起許多對在地人、事、物的想像與探尋。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台三線是一座考古學的現場,也是博物館陳列室,在不同政策的推動下,容納不同人群流動、相遇、離開又重新整合,在全台吹起一股振興老街的觀光氛圍下,我們沿著台三線來到苗栗獅潭老街,想要聽到更在地的想法與故事,從家庭生計與歷史出發,由當代往回追溯,從老百姓的角度來重新組織沿山鄉村的歷史。

拜訪水粄店第三代老闆娘、做手工豆腐的阿婆、堅守蠶業的養蠶人、走過舊時代的農莊主人,以及返鄉投入苦茶油製作的青年等等,他們娓娓訴說自己的生命經驗、生活技術,以及對獅潭的情感,那些昔日的美好,或是無法重來的遺憾,這些林林總總猶如近代臺灣鄉村歷史與社會的縮影,也刻劃出政府機器如何影響農村生計的真實軌跡;在家庭、勞動生計與世代情感的相互牽連中,看見有別以往印象的獅潭。

目录

推薦序:因書寫而存在 張維安
推薦序:當大學社會責任遇見地方創生 宋世祥
推薦序:熟悉與陌生的獅潭 胡川安
各界推薦
在傾聽之前  連瑞枝、程惠芳

人來、人往的山間鄉村  黃靖雅、范雅柔
牽起兩代生計的手工豆腐  黃承歆、陳姿羽
承轉三代女人情的客家水粄  羅凱諭、林姿妤
政府一句話,養蠶一輩子  陳欣慈、謝靚儒
返鄉青農的苦茶油之路  莊文昌、陳俞劭
為生計而共舞的休閒農園  張韋、伍文欣
山鄉、匾額與家庭榮譽  林梓琦
重寫老百姓的歷史 連瑞枝

作者簡介

作者简介

連瑞枝

交通大學人社系教授。在大學開設社區歷史與口述歷史等課程,希望在全球化的氛圍下推動地方歷史的研究、書寫與重建工作。 研究領域是地方史、地緣政治與族群關係與歷史人類學。在雲南大理從事鄉村考察與歷史研究,也對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歷史現場感興趣。

程惠芳

原是在台北長大的都市小孩,筆耕數百篇雜誌採訪報導與媒體公關稿,移居新竹擔任起書的幕後催生者,意外成為出現在上百本書版權頁的固定人名。 喜歡在大街小巷中漫遊,用心感受生活中的微小幸福;也喜歡品嚐在地美食,覺得體重計上的數字都是幻覺;更固執相信,付出一定會有收穫,致力出版每一本有價值的好書(眼神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