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带有明显论战性的法学著作,是通过对会审公堂历史的描述和法理的论证来说明其存在、演变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正文共17章。第一、二章介绍了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由来与演进,偏重于对工部局行政权力来源、性质及特点的论证与分析。第三至第十七章为公共租界会审公堂的分论。其中的第三至第十章及第十七章系按时间顺序纵向的分论,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公共租界会审公堂的产生及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演变情况,偏重于对其演变原因的分析,对工部局、上海领事团在推进会审公堂演变中所作的努力,着墨尤多。第十一至第十六章为辛亥革命以来会审公堂管的横向分论。分别论述了会审公堂与律师、中国政治、上海商界的关系,会审公堂对无领事代表或无治外法权外人的管辖问题,第十六章专门论述了会审公堂归还中国的问题。这本译著的出版有助于深入对会审公堂和租界制度的研究,有助于推进中国近代法制史的研究,可为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提供许多新的思考角度和资料。目录:前言第一章工部局1842—1898第二章工部局1898—1923第三章理事衙门1864—1869第四章公共租界会审公堂1869—1880第五章公共租界会审公堂1880—1897第六章公共租界会审公堂1898—1905第七章公共租界会审公堂1905—1910第八章公共租界会审公堂1905—1910续第九章公共租界会审公堂1911—1918第十章公共租界会审公堂1911—1917续第十一章国际律师界1867—1924第十二章无领事代表外人1917—1924会审公堂管辖的德国人、奥地利人、波兰人、捷克斯洛伐克人和智利人第十三章无领事代表外人1917—1924续会审公堂管辖下的俄国人第十四章会审公堂政治案件的引渡和大赦1912—1924第十五章会审公堂与上海总商会:仲裁和破产程序,理账员和拍卖第十六章会审公堂归还中国政府问题第十七章公共租界会审公堂1918—1924附录一公共租界会审公堂刑事民事案件及被控、定罪人数统计表1865—1924附录二第二部分存目译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