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广泛搜集了珍藏于中国、日本和美国的明清时期的闺秀文集,包括游记、自传、诗词等,重点通过特定文学文本与文集的阅读、分析,从文本生产的社会物质条件到自我表征的策略模式,处理女性日常书写实践中的系列议题,试图寻求“讲述她们的方法”,探索走近这些新近“可见”的女诗人及其创作实践的方式。本书也侧重于探讨在自主结集和刊印女性文集上,女性自我所扮演的作用;这些文集的构架体系、组织标准、题名由来以及编者身份,都别具编纂和叙述意义。本书是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的代表作,在中国文学研究界影响广大。目录致谢导论第一章诗中人生:甘立媃(1743-1819)之传/自传诗镌吾生:甘立媃的自传实践人生初阶:《绣余草》人生二阶:《馈余草》人生三阶:《未亡草》人生末阶:《就养草》结语第二章从边缘到中心:妾妇的文学使命妾妇的社会与文化烙印侧室:其名其意文学能动性于侧室之中构建创作空间:《撷芳集》中的妾妇侧室渐变沈彩:集女诗人、书法家、鉴赏师与抄誊者于一身的妾妇书写与编排:自我创作的方式文本中的女性主体结语第三章著写行旅:舟车途陌中的女子女性之行旅诗:与传统惯习的协商改造扶柩还里:邢慈静的《追述黔途略》铭刻行旅中的美学:王凤娴的《东归记事》文学行旅记事行旅妾妇李因的诗歌纪游室家内外:《竹笑轩诗稿》的主体定位归乡途旅:诗歌之记与夫妇之礼结语第四章性别与阅读:女性诗歌批评中的范式、修辞和群体文学批评阅读的个体形式:书信与诗歌群读女性:评注诗集选辑《伊人思》:共情同感之选集《闺秀集》:一位闺秀诗论家的化育之选《名媛诗纬》:包罗万象的王端淑之选集《名媛诗话》:建构现实与想象中的共同体结语尾声附录一:甘立媃《六十生日述怀》附录二:邢慈静《追述黔途略》附录三:王凤娴《东归记事》参考文献索引作者后记与致谢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