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宋朝庙宇仪式之争的探讨, 讨论了文化权威与政治权力之间的持久张力。在这些争论中, 宋学精英们利用各种话语, 以自己的方式对庙会仪式进行矫正。在这一过程中, 政治利益很少受到重视, 甚至脱离了仪式讨论。同时, 宋代特定学派的学者发展了各种各样的仪式理论, 这些理论被用来重塑后期的社会。因此, 宋代礼教之争是先民礼教规范从朝廷上层向社会传播的重要例证。

目录

引论

第一部分 太庙早期发展与主要争议

第一章 宋代以前对太庙的诠释

早期中国太庙沿革

唐代太庙争议

小结

第二章 北宋太庙制度与祭祀

宋代礼仪机构与礼官

宋代太庙与庙祀的基本制度

兄弟继承与孝道理念

小结

第二部分 宋代太庙:礼仪争议、朋党政治与思想分歧

第三章 熙宁五年宋代始祖争议

熙宁五年始祖争议始末

礼官的思想旨趣与政治立场

小结

第四章 元丰礼制改革与元丰二年“昭穆”争议

元丰郊庙礼文所与元丰太庙改革方案

元丰二年“昭穆”争议:陆佃与礼文所

元丰二年“昭穆”争议:陆佃与何洵直、张璪之争

小结

第五章 新学中的太庙

新学礼学刍议

从王安石到王昭禹:新学中的太庙基本理念

陈祥道《礼书》与太庙礼学

调和主义与礼典化:马晞孟、方悫与《政和五礼新仪》

小结

第三部分 太庙、道学与庙仪社会化

第六章 宋代道学的太庙理念:朱熹与其门人

朱熹:重返元丰二年争议现场

朱熹与杨复:太庙空间布置的新理解

朱熹对太庙昭穆之序的理论建构

小结

第七章 南宋晚期庙仪理念的社会化

从《仪礼经传通解》到南宋其他礼学注疏

南宋精英与宗庙礼仪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张晓宇,1982年出生,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毕业,师从名家苏基朗,于香港中文大学取得文学士及哲学硕士学位;2015年取得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16年8月1日转任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研究兴趣集中在中国中世思想和社会领域,尤其关心唐、宋时代的士大夫思想与及经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