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四人四色探索丁玲我們持續關心中國和丁玲的主要原因,一個是我們曾經相信以不同於日本的民力為依據的社會主義革命所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了反右、文化大革命和天安門事件,這不得不讓我們對自己年輕時的思考產生懷疑。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即使結婚生子,我們仍想要追求自我,然而在日本經常體會到女性欲實現自我的困難,因此,我們與丁玲筆下描寫的女性所抱持的苦惱產生了共鳴。本書的四位作者,作為中國文學的研究家和翻譯家,經常出現於有關現代中國文學和現代中國女性的研討會上,和中國學者交流親密無間,相互都不在意各自所屬的民族國家的身分。但收入本書的論文,並不能僅僅從現代中國文學研究的單一脈絡上理解,由於作者置身於當下日本,她們的學術寫作,同時也是對日本社會、歷史、思想和文化狀況或隱或現的回應。王中忱(北京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目錄:序女性視線——跨越時空的交錯王中忱第一輯秋山洋子(AkiyamaYoko)20世紀70年代的日美女性運動與丁玲〈風雨中憶蕭紅〉我感再讀〈我在霞村的時候〉柯倫泰的戀愛観及其影響丁玲早期創作的背景之一日本文學中的「貞貞」重讀田村泰次郎的〈肉體的惡魔〉在丁玲故居居住過的日本人洲之內徹與中國第二輯江上幸子(EgamiSachiko)從《中國婦女》看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婦女運動及其方針轉變丁玲〈三八節有感〉背景探討日軍婦女暴行和戰時中國婦女雜誌〈我在霞村的時候〉背景研究現代中國的「新婦女」話語與「摩登女郎」丁玲對現代的希求與抗拒從丁玲〈夢珂〉中的人體模特事件談起「講述」戰爭中性受害的「恥辱」從對丁玲〈新的信念〉之誤譯和刪改說起中國女特務的表象鄭蘋如、王佳芝與貞貞現代中國性別秩序的形成與丁玲現代中國的「主體妓女」表象及其夭折探求於民國時期多種媒體中第三輯前山加奈子(MaeyamaKanako)新生活的新「荊棘」關於丁玲的〈在醫院中〉美琳和瑪麗的女性主義對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重新評價的試論之一第四輯田畑佐和子(TabataSawako)丁玲會見記女性主義文學與丁玲丁玲與佐多稻子回顧「丁玲批判」讀〈丁母回憶録〉後記附錄全書各篇論文出處〈女性視線——跨越時空的交錯〉王中忱(北京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