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緒論
第一章 「文明」與「野蠻」──荷蘭東印度公司對臺灣原住民的認知與地理印象
一、前言
二、驚鴻一瞥
三、領地擴張下的福爾摩沙「文明人」
四、遭妖魔化的噶瑪蘭人
五、馴服之道
六、野蠻人的「文明化」:小琉球人後裔
七、平原與教化
八、「文明化」的地理印象
九、小結
第二章 離島淨空與平原移住──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臺灣原住民聚落遷移政策
一、前言
二、離島哀歌
三、良婦、學徒與贌島
四、小琉球第二?
五、內陸擴張的極限
六、山區的紛擾
七、平原移住的成效
八、小結
第三章 部落整併──荷蘭東印度公司治下的聚落人口政策
一、前言
二、部落遷徙與領地控管
三、部落整併的理念
四、實施過程與成效
五、部落權力結構與村社規模:大武郡社與打猫社的案例
六、部落整併的尾聲
七、小結
第四章 親王旗與藤杖──殖民統治與土著挪用
一、前言
二、親王旗與原住民統治
三、原住民眼中的親王旗
四、藤杖與與原住民統治
五、原住民眼中的藤杖
六、小結
第五章 殖民與牽手──荷蘭東印度公司治下的歐亞跨族群婚姻
一、前言
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殖民地婚姻政策
三、唐人與原住民牽手
四、1650年代以降臺南一帶的臺歐婚姻
五、小琉球後裔的婚姻
六、教會、官方與獵財
七、鶼鰈情深?
八、小結
第六章 歪哥兼帶衰──北臺灣雞籠Kimaurij社頭人Theodore
一、前言
二、從通譯到頭人
三、首次大員之行
四、北臺灣的中間人
五、出使噶瑪蘭與哆囉滿
六、採煤事業
七、會歪哥的工頭?
八、公司在噶瑪蘭的商務代表
九、Jan Pleumen之死
十、討價還價
十一、尾聲
十二、歷史的機緣:為什麼是雞籠一帶的Kimaurij人?
十三、小結
第七章 紅毛先祖?──新港社、荷蘭人的互動歷史與記憶
一、前言
二、異質的部落歷史經驗
三、族人的改宗
四、竄升的部落位階
五、牧養教堂劃分
六、與異族通婚的差異
七、小結
結論
後記 林仔社人與西班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