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担任两广总督的叶名琛,是近代中国史上以“海上苏武”知名的悲剧人物,也是清朝封疆大吏而不幸被外国侵略军俘虏的“唯此一人”。作为当时中国方面外交和军事活动的重要主持人,由于战败,他受到举国上下的责难,以一个“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颟顸误国的形象,通过所谓“信史”,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本书作者在大量征引中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此进行新的探索,得出了与传统看法截然相反的结论 叶名琛不仅是一位兼资文武的封疆大吏,更是一位坚守民族气节的爱国主义者,在历史评估中应获得与林则徐相等的地位。在中国的史籍中,叶名琛的声誉不佳。长期以来,他被史家论定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顽固而惧外的典型人物。籍华裔学者黄宇和院士的研究,对于叶名琛处理国内事务诸问题,同中国学术界的著述似无本质性的差别,只是学术视角与话语系统的不同而已。其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叶名琛对外交涉中的所作所为。黄宇和院士对薛福成综合时人记述所做的叶名琛“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真诚”的概括,逐项进行了深入的检讨,依据翔实的史料,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与中国传统史籍不同,本书基本上全面肯定了叶名琛的对外交涉,以及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部署、策略运筹和悲壮的结局等等。
目录
部分 - -在广州任职以前 - -章 -早年经历 - -第二章 -任职广州概述(847-858) - - - -节 -847年前后的清王朝 - - - -第二节 -广东与广西 - - - -第三节 -中国与西方列强关系概述 - - - -第四节 -847-858年广州第二部分 - -政绩 - -第三章 -政绩(一) 士绅 - - - -节 -职责与实践 - - - -第二节 -办学与考试 - - - -第三节 -士绅的作用 - -第四章 -政绩(二) 宣德布威 - - - -节 -社会福利 - - - -第二节 -执法 - - - -第三节 -武装 - - - -第四节 -结论第三部分 - -军功 - -第五章 -850-853年的起义 - - - -节 -850年5月-85年4月的清远与英德 - - - -第二节 -850年7月-852年6月的廉州 - - - -第三节 -85年7月-852年7月的儋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