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本书是1934~1942年间由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起,恒慕义博士主编的一部中国清代大型人物传记丛辞书。书中收录八百多篇简略传记是再由五十几位专攻中国语言、历史胡中国文学的东西方学者撰写的。原书两卷,本次翻译改为三卷本。第一卷共817页,收录至雍正朝之前;第二卷共506页,为乾隆朝至1840年;第三卷共536页,为1840年后。

作者简介

恒慕义(Arthur William Hummel, Sr.,1884.3.6~1975.3.10),美国公理会教士,中国史学家。生于美国密苏里州沃伦县的沃伦顿。1912年赴日本任教于神户市。1913年夏天和1914年期间,赴中国探访了在金陵大学从事历史和宗教学教育的弟弟威廉·弗雷德里克(William Frederick),自此对中国产生兴趣。1914年回到美国并结婚。是年11月和新婚妻子作为美国公理会差会传教士被派遣往中国。初到中国至1915年的一段时间里在北京学习汉语,之后携妻移居山西汾州(今山西汾阳)开办了一所教会学校铭义中学并亲任校长,兼授英语。1924年和妻子迁居北京,在燕京大学历史系任教。1927年因北伐战争辗转回到美国并任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首任主任。在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期间结识了著名的荷兰学者戴闻达,后者鼓励恒慕义研究中国当时发生的新文化运动,后不久恒慕义便撰写出《近百年来中国史学与古史辨》一文,并以此文申请并获得了荷兰莱顿大学的中国史博士学位。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发起组织下,被推举担任《清代名人传略》(The 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Dynasty, 1644—1912)主编,该著1943—1944年于华盛顿出版,为两卷本,收录清代近300年间约800名著名人物,按英译人名的字顺排列。人物包括帝王后妃、将军、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宗教人士等。撰写人约有50名东西方著名学者。全书集当时国内外研究之大成,且引用了不少外文史料,弥补了汉满文史料不足之处。出版后在国际学术界有较大影响,一直被列为重要参考书。作为美国亚洲研究协会的创始人和首任主席(1948~1949),他对美国亚洲研究的整体发展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其子恒安石是美国政府著名外交官,曾任美国驻华大使(1981~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