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序言/杜春媚

美軍與青島民眾之糾葛與對美軍負面印象的形成──青島市警察局檔案為中心的考察/張維縝

「吉普女郎」在中國/杜春媚

駐華美軍何去何從──安平事件後國共美三方的博弈/左承穎、楊雨青

揮之不去的「舊協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協和的醫學專業化(1951-1966)/胡成

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國際女性調查團中的三名中國女性──劉清揚、白朗、李鏗/藤目由紀

冷戰祛魅──1966年美國「中國通」的「時代證詞」及其國家角色的反思/馬建標

家國情懷中的學術與政治──20世紀70年代初旅美學者歸國之行再議/孫揚

冷戰時期的美軍雷諾茲案:兼與吉拉德案比較/呂迅

駐臺美軍菸毒問題的個案研究/張力

1945-1972年日本的反對美軍基地運動、社會運動與政治妥協/莎拉‧C‧考夫納

朝鮮戰爭時期的美國軍事審訊室/莫妮卡‧金

冷戰初期蘇聯的「戰利品」政策及蘇軍在占領區的軍紀問題/左雙文、劉杉

目录

序言/杜春媚
美軍與青島民眾之糾葛與對美軍負面印象的形成──青島市警察局檔案為中心的考察/張維縝
一、美軍登陸青島與反美之緣起
二、美軍與青島民眾之糾葛與美軍負面印象的初步形成
三、宣傳與負面印象的加強及其影響
「吉普女郎」在中國/杜春媚
一、駐華美軍的歷史
二、有關吉普女郎的爭議
三、全球性的事件和美方的態度
四、反美情緒與民族主義
駐華美軍何去何從──安平事件後國共美三方的博弈/左承穎、楊雨青
一、困境突顯:駐華美軍捲入國共內爭
二、「協助恢復中國之和平狀態」:美方重申美軍援華使命
三、「慷慨友好援助」:國民黨強調美軍在華貢獻
四、「武裝干涉中國內政」:中共指責美軍片面援華
結語
揮之不去的「舊協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協和的醫學專業化(1951-1966)/胡成
一、肅清「美帝國主義的文化侵略堡壘」之影響
二、要把「新協和」辦得比「舊協和」更好
三、「黨的領導加舊協和」與八年制醫學院的重建
結語
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國際女性調查團中的三名中國女性──劉清揚、白朗、李鏗/藤目由紀
一、劉清揚與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
二、劉清揚與抗美援朝運動
三、白朗:從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到抗美援朝戰爭
四、參加 WIDF 調查團前後的白朗
五、在學者之家長大的李鏗
六、參加 WIDF 調查團及之後的李鏗
結語
冷戰祛魅──1966年美國「中國通」的「時代證詞」及其國家角色的反思/馬建標
一、美國認同的焦慮:冷戰初期「中國通」的遭遇
二、冷戰祛魅:中國通的思考及其反冷戰意識的努力
三、中美關係問題與美國國家角色的反思
結語
家國情懷中的學術與政治──20世紀70年代初旅美學者歸國之行再議/孫揚
一、重返故國:時機與動機
二、見與未見,言與未言
三、使命與責任
四、海外華人世界的風浪
結語
冷戰時期的美軍雷諾茲案:兼與吉拉德案比較/呂迅
一、案情事實
二、庭審經過
三、冷戰與民族主義
駐臺美軍菸毒問題的個案研究/張力
一、簽訂《美軍在華地位協定》
二、查獲史行白、庫克、藍辛持有大麻
三、處理方式的斟酌
四、美方審理結果
結語
1945-1972年日本的反對美軍基地運動、社會運動與政治妥協/莎拉‧C‧考夫納
一、性關係與美軍基地
二、反基地社會運動
三、《安保條約》與政治妥協
結語
朝鮮戰爭時期的美國軍事審訊室/莫妮卡‧金
一、一號營地:戰俘
二、跨越太平洋:審訊者
三、62號戰俘營:選擇或暴力
冷戰初期蘇聯的「戰利品」政策及蘇軍在占領區的軍紀問題/左雙文、劉杉
一、以「戰利品」名義在中國東北的拆運
二、在其他各國的拆運
三、強徵勞工,濫發軍票
四、在占領區的各種違紀行為

作者简介

杜春媚

現任香港嶺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思想史、文化史,曾獲美國哲學會、蔣經國基金會以及香港研究資助局等頒發的多項資助,並於2013-2015年擔任中國留美歷史學會祕書長。

已出版專著:

Gu Hongming’s Eccentric Chinese Odysse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19)、《辜鴻銘的中國之旅》(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3)、《瘋癲筆記:我在美國精神病院的實習經歷》(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