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在前现代中国,活跃着被称为“文弱书生”的男性群体,却少有人从性别文化视角去关注他们。他们是如何形成的,内部存在怎样的张力,所呈现出的男性气概又会是怎样的面貌?种种谜团,等待研究者前来解答。

长期从事中国男性研究的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宋耕,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历代经典文学文本和历史叙事的分析,聚焦传统文化中以“才子”为代表的文弱书生,考察男性气概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建构。在前现代中国,社会性别话语更多以权力而非生理性别为基础,以“才子”为代表的文弱书生,可被视为中国文化中理想的男性形象,本书通过讲述城市居民的欲望、幻想、需求和品味,生动呈现前现代中国的男性群体,启发读者对男性气概内涵的理解。

目录

简体中文版序言
英文版序言
导论
第一章 作为文化话语的“文弱书生”
第二章 从屈原到张生:雌柔“士”的谱系流变
第三章 文本性、仪式与“驯柔身体”
第四章 才子对君子:反讽、颠覆与遏制
第五章 唇红齿白、面如冠玉:同性情爱与男性身体
第六章 同性社交渴望:英雄气概、厌女表现与男性间纽带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作者简介

宋耕

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教授。讲授翻译研究和中国研究领域的课程,致力于从跨文化、跨学科、跨历史的角度考察中国的性别文化问题。著有《当代中国的男性与男性气质》(Men and Masculinities in Contemporary China)、《电视的中国性:性别、民族和主体性》(Televising Chineseness: Gender,Nation,and Subjectivity)等。

周睿

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兴趣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海外传播、域外汉学史、隋唐五代文学与文化。译著有《逍遥与散诞:十六世纪北方贬官士大夫及其曲家场域》《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别身份、能动主体和文学书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