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本書聚焦整個國民黨政權綏靖體系各層級的組織形態,及其與國民黨原有政權架構中的互動關係,同時著重關注該體系的運作過程,也就是其如何推進相關綏靖政策和業務,其對收復區的基層社會掌控程度究竟幾何,以及如何貫徹落實國民黨中樞的決策指示等。綏靖體系始終以「一元化」為推進目標,與國民黨原有的黨政系統構成相對緊張的關係,最終在總體戰框架下逐漸走向極端化。綏靖區總體戰的推行對於短期內穩定國民黨局部統治區的秩序以及個別戰役的成敗確有一定成效。但從根本上講,這種竭澤而漁似的作法,於國民黨政權而言更近乎於飲鴆止渴。綏靖體系也因之在戰略決戰中走向覆滅。

目录

自序 1

緒論 1

一 選題緣起 1

二 研究綜述 8

三 研究思路 19

第一章 「綏靖」在國民黨統治架構中的源流嬗變 23

第一節 綏靖體系在國民黨內的思想淵源 23

一 「綏靖」在傳統政治文化中的意涵與蔣介石的經驗認知 23

二 國民黨宣傳機器對於綏靖體系的合法性構建 30

第二節 綏靖體系的雛形與早期實踐 36

一 國民黨政權統一全國後鎮撫地方的初步安排 36

二 國民黨彈壓國內政敵與辦理善後的中央派出機構 46

三 地方實力派對於所轄地區的升級管控 64

第三節 全國抗戰時期綏靖機構的起落 74

一 戰時體制從上至下逐步確立 74

二 全國抗戰期間綏靖機構的處境 79

小結 89

第二章 戰後綏靖體系的重建及其初期組織形態 91

第一節 整軍復員與體系轉換 91

一 整軍與綏靖雙軌並進:國民黨高層的戰略意圖 91

二 銜接與過渡:從戰區到綏靖公署與從方面軍、集團軍到綏靖區 105

第二節 綏靖體系內部初期的組織形態 117

一 綏靖公署、綏靖區的組織架構及其關鍵職權 117

二 矛盾與妥協:圍繞綏靖機構主官人事的派系博弈 129

小結 140

第三章 綏靖體系與國民黨政權原有統治架構之關係 143

第一節 綏靖機構與國民黨軍事中樞之互動 143

一 軍令與軍政兩條線的梳理:綏靖機構與新軍事中樞關係之確立 143

二 軍事中樞指導綏靖區地方武力建設與組建「人民服務總隊」 151

三 垂直而下的耳目:綏靖系統中的情報機構及其情報網 166

第二節 強行「一元化」:綏靖體系與地方黨政機構之關係 174

一 編組保甲與「協助」地方自治:綏靖體系向基層的權力滲透 174

二 「如何加強自己組織」:綏靖區黨政軍聯席會報之運作 184

小結 192

第四章 綏靖區政務的推行:以土地和金融問題為中心 195

第一節 綏靖區土地改革的啟動與挫敗 196

一 「借水行舟」:國統區輿論對綏靖區試點土地政策之

呼籲 196

二 國民黨方面處理綏靖區土地問題的思路與困境 202

第二節 國民黨嘗試重建綏靖區金融體系 216

一 國民黨方面對綏靖區內「抗幣」處理的兩難困境 216

二 中國農民銀行、中央合作金庫觸角向綏靖區鄉村的滲透 223

小結 236

第五章 綏靖體系走向極端化:以綏靖區總體戰為中心 239

第一節 綏靖體系組織形態的劇烈變化 240

一 陳誠派系失勢與撤銷徐州、鄭州綏署 240

二 「向總體戰過渡」:增設綏靖區與確立綏靖區制 244

第二節 綏靖區總體戰戰略的確立 253

一 圍繞綏靖區總體戰方案制訂的蔣、桂博弈與妥協 253

二 綏靖區「三位一體」總體戰方略的確立 258

第三節 綏靖區總體戰於戰場上的成與敗 268

一 白崇禧與華中地區的綏靖區總體戰 268

二 戰略決戰:綏靖體系走向崩潰 278

小結 285

結語 287

一 綏靖體系組織形態的發展演變 287

二 綏靖體系內「軍事力量」與「政治力量」的衝突與平衡 289

三 圍繞綏靖體系主導權的派系糾葛 292

四 綏靖體系內部的自我審視及其與中共的對比 295

參考文獻 299

作者简介

王涵

男,漢族,遼寧鐵嶺人,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學士,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中國史碩士,博士,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博士後,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政治史、中共黨史、抗日戰爭史。入選二〇二三年度國家資助博士後研究人員計劃,參與北京市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一九四九年北平國共和平談判資料文獻整理與研究》。在《中共黨史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民國檔案》《日本侵華南京大屠殺研究》等中共黨史及歷史學專業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並曾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史》全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