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该书分成六编,并加上序章与终章,很明显是作者相关论文的组合。这是许多日本学者著书的特点,他们不做空泛的研究,而是先写作具体而微深入周密考证的论文,然后再将相关的论文进行有机的组合,而成为一本既有分量又有相对宏观视野的著作。作者在经过六个专题的研究以后,既可以对明清时代的中日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又可对唐船贸易引起的中日文化交流发表于读者有启示的见解。我自己从本书中获益良多,尤其是第三编第三章浙江商人汪鹏与日本刊刻的《论语集解义疏》正好与我所感兴趣的和刻本的文化史意义相关,第四编从中国史料中所见的长崎贸易则是体现了作者善于利用史料的范例,都使我深感受益。我想关心中曰帆船贸易以及中日文化交流的人会对此书深感兴趣。顺便说说,此书原版松浦先生早已赠我,译本也早已着手,但编辑出版却花了两年时间,原因不是别的,一方面是对译文尽量力求准确(译者与编辑之间往复多次),二是对书中所引中文史料,编辑逐条核对了原文,体现了出版社的认真态度。虽然在这一认真过程中,物价已经大幅上涨,出版社由本来可以贏得微利到无利可图,但这种态度却是十分可取的。现今有些出版社只注意作者的文字,对于其所引用的资料却不加以核查,恐怕是与编辑理念不相符合的。在为松浦先生这本书做小序时顺便指出这一点,我想还是有些意义的。
目录

前 言
序 章 明清时期的中日关系
 编 江户初期的中日交流
章 朱印船漂流到中国和朝鲜
第二章 明末中国商船的对日贸易
第三章 明清时期日本白银流人中国
 第二编 清时期的中国与日南
章 杭州织造乌林达莫尔森到访长崎——清朝康熙年间中曰交流的一个侧面
第二章 康熙帝与日本“正德新例”
第三章 雍正年间清朝官吏的日本观
第三编 清朝商人与日南
章 日本正德新例颁布后前往长崎的中国商人
第二章 乾隆年间前往长崎的中国商人——以汪绳武、汪竹里、程赤城为例
第三章 浙江商人汪鹏(汪竹里)与和刻本《论语集解义疏》
 第四编 中国视角下的长崎贸易
章 中国史料中的长崎贸易
第二章 日本元禄元年驶抵长崎的中国商船
第三章 清代“展海令”颁布以后驶抵长崎的台湾船
 第五编 日本漂流民在中国的个案研究
章 漂流到上海川沙的越前“宝力丸”
第二章 越前梅浦冈田家所藏《赠倭国难民诗》
第三章 清代广州港的繁荣——以广东日本漂流民记录为中心
 第六编 幕末至明治初期中日交流面貌的变迁
章 怡和洋行与中日贸易——以文久元年驶抵长崎的兰斯菲尔德号船为例.
第二章 《遐迩贯珍》与传至日本的太平天国运动消息
第三章 从《上海新报》看幕末官船“千岁丸”的上海之旅
第四章 从“唐船”船主到长崎华商
终 章 清代帆船对于中日文化交流的意义
本书各篇章原发表情况一览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