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在宗教多元化的香港,喪葬習俗為何普遍道教化?

.香港喃嘸先生究竟有哪些「古仔」?

.扶乩並不是香港道教宗教實踐的全部?

.先天道如何成為道教團體的成員?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太平清醮的儀式意義是甚麼?

.今日香港道堂科儀的演習,緣何以坤道(女弟子)為主?

.從道侶清修之所到積極辦學的宗教慈善團體,香港道堂怎樣實現現代轉型?

本書圍繞上述問題,系統梳理香港道教的歷史源流和地方特色,剖析正一派和先天道在港的流播與發展,亦論及香港道堂科儀和道教組織的傳承歷史及對港人的影響,實為道教研究者及愛好者的必備圖書。

作者簡介

黎志添,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系榮譽文學士、神道學學士,美國芝加哥大學哲學碩士、哲學博士(1995)。曾於1993-1994 年赴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六朝道教史。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系主任,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包括西方宗教學理論、六朝道教史、早期天師道經典、道教科儀、香港及廣東道教史。專著有《廣東地方道教研究 —— 道觀、道士及科儀》(2007)、《宗教研究與詮釋學》(2003);合著有《香港道堂科儀歷史與傳承》(2007);主編有《宗教的和平與衝突》(2008)、《香港及華南道教研究》(2005)、《道教研究與中國宗教文化》(2003)、《道教與民間宗教》(1999)、 Interpretation of Hope in Chinese Religions and Christianity(2002);已發表道教學術研究論文數十篇,刊載於T’oung Pao、China Quarterly、Asia Major 3rd series、Numen、《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中央研究院近史所集刊》、《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臺灣宗教研究》等國際著名中國研究期刊。

游子安,香港中文大學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