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本书是杨儒宾教授关于孔子及其前“儒学”的思想史研究,作者熟稔三代史、考古学、神话学、儒学史与古文献文字等多个领域的方法与材料,故研究架构宏大,功力深厚,视野广阔。 -- “原儒”指的是自尧舜以下直至孔子的圣贤及其儒思。儒门虽自孔始,儒思却其来有自,还原儒学以孔子的面貌问世之前的原初形态,把握儒学在前孔子时代的起源与性质,有助于我们理解上古中国文化价值的蜕变逻辑。 本书从神话传说、经籍史料和出土文物中取得线索,追溯“原儒”的谱系与事件,展现“原儒”如何在巫教、夏、商时期氤氲成形,在两周成就以文王、周公、孔子为代表的经学人文新时代的过程。

目录

第一章 当代学术视野下的经学

第二章 经学的“经”与“学”

第三章 帝尧与绝地天通

第四章 大禹与九州原理

第五章 飞翔年代:巫教工夫论

第六章 恍惚的伦理:先秦儒家工夫论之源

第七章 殷周之际的纣王与文王:新天命观的解读

第八章 对越精神的兴起:周公的“制礼作乐”

第九章 陬人之子孔子:仁与族群政治

结语 未济终焉心缥缈

参考书目

索引

作者简介

杨儒宾,台湾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台湾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儒学、神话思想与身体理论。著有《儒家身体观》《儒门内的庄子》《五行原论: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论》《道家与古之道术》等,译有卡尔•荣格《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米尔恰•伊利亚德《宇宙与历史:永恒回归的神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