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我访问延安:1944年的通讯和家书》是爱泼斯坦早期作品。1944年,他作为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一员,以美国《纽约时报》和《时代》杂志记者的身份,赴敌后根据地采访,写了大量生动翔实的通讯报道,并被国际媒体广泛转载传播,打破了国民党的舆论封锁,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此次采访报道,也因此成为中国抗战新闻传播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

目录

序幕

在重庆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之战

赴延安途中

反共堡垒西安

潼关——去西北的大门.

在陕南的一场背后操纵的拙劣表演

阎锡山将军的奇妙山头——克难坡

延安通讯

对人民中国雏形的最初印象

采访毛泽东

联合国日:延安向蒋介石提供援助

日本反法西斯人士对太平洋战争的看法

从延安看国共谈判

共产党公布口号

美国飞行员会晤中国共产党人和日本反法西斯战士

新民主主义的人民民主

朱总司令采访记

冈野进(即野阪参三)对小矶内阁的看法

戳穿“中国共产党种鸦片”的谎言

八路军在胶东一次战役中解放七万人

中国共产党是些什么样的人?

美军观察组到达延安

在山东敌后

共产党评论阎锡山的两面手法

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的立场

绥德的统一战线

来自敌后前线的通讯

在山西最北端的黄河岸边,一个美国飞行员获救

为解放提供给养

杨虎城将军之子

军民如何抗敌

在敌后

华北之行

给妻子爱尔茜·邱茉莉的信件

发自西安的信

看到和听到的事情——国民党控制的陕西

阎锡山的“香格里拉”和他的理论

延安地区:强烈的第一印象

延安和重庆:两个形成强烈对照的城市

团内的事,记者团分道扬镳,新闻检查和新闻封锁

两个世界,两种心境——但未来是光明的

重庆和延安——纵横交错的对照

在延安生活的感觉.

为了事实,反对歪曲破坏

到前线去

世界在前进,一个新的国家正在出现

美妙的、令人开心的斗争

回望延安

这就是中共领导人毛泽东

我所看到的陕甘宁边区

陕甘宁边区的科研和教育

作者收集的延安版画

译者后记

作者简介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Israel Epstein),国际知名记者、作家。1915年出生在波兰华沙,1917年跟随父母移居中国。长年为美国合众社、《纽约时报》等报道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均有深入报道。既奔赴南京、广州、武汉及山东台儿庄前线战场采访,也曾突破重重封锁访问延安。此外,他还应宋庆龄之邀,在香港参加“保卫中国同盟”,积极宣传中国的抗日斗争并争取国际援助。新中国成立之后,爱泼斯坦应宋庆龄的邀请返回中国,后来加入中国国籍。 爱泼斯坦亲身经历了中国从半殖民地到民族独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历史巨变。他说:“中国实际上成为我写作的唯一主题。”他的七部主要作品包括: 以抗战为主题的“战争四部曲”:《人民之战》《我访问延安:1944年的通讯和家书》《中国未完成的革命》和《从鸦片战争到解放》。 《西藏的变迁》:这是作者1955—1976年间每隔十年赴藏采访,在采访近千人、笔记约百万字基础上写成的一部反映西藏今昔变化的巨著。 《宋庆龄:20世纪的伟大女性》:宋庆龄唯一一部授权传记,作者受宋庆龄生前所托历经十载艰辛撰成。 《见证中国:爱泼斯坦回忆录》:爱泼斯坦自传,见证中国世纪巨变的传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