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馮品佳 導論:台灣非裔美國文學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一、閱讀非裔美國經典

李有成 01 踰越:《道格拉斯自撰生平敘述》中的識字政治

何文敬 02 蔡士納《傳統精髓》中的種族與階級

紀元文 03 疏離與認同:約翰‧魏德曼的《兄弟與看守者》

李有成 04 和解:鮑爾溫與其《山巔宏音》

二、理論與非裔美國文學研究

張錦忠 05 他者的典律:典律性與非裔美國女性論述

蔡振興 06 還以顏色:裴克論歷史、文學理論與非裔美國表現文化

李秀娟 07 從認知的邊緣出發:德希達和摩里森的文學秘密

三、閱讀摩里森

陳東榮 08 童妮‧摩里森與美國黑人文化民族主義──試讀《所羅門之歌》

劉亮雅 09 面對奴隸制度的鬼魂:佟妮‧摩里森的《摯愛》中的重新記憶政治

蔡佳瑾 10「歌唱的痛」:論童妮‧摩里森小說《爵士樂》中的凝視與聲音

馮品佳著 11「咱是女孩倆」:《Love》中的雙人女性成長敘事 吳哲硯譯

四、非裔美國戲劇研究

劉雪珍 12 黑人女劇作家甘迺迪的「身體政治」:對異性恐懼之呈現

姜翠芬 13 非裔美國戲劇中的被壓迫勞工形象──《圍籬》(Fences)的個案研究

黃仕宜 14 歷史之餘:非裔美國人劇場中缺席的父親們289

五、源自加勒比海的非裔美國文學讀摩里森

張淑麗 15 牙買加‧金凱德的(後)殖民政治寓言:表演或憤怒?

馮品佳 16 蜜雪‧克莉芙的成長二重奏:《響螺》與《天堂無線可通》的認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