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950至1980年代間,臺灣曾是外國學者們的重要到訪地,扮演「中國社會與文化研究之實驗場域」的角色。本書收錄七位海外中國研究關鍵先驅者的故事:孔邁隆(Myron Cohen)、巴博德(Burton Pasternak)、傅禮門(Edward Friedman)、王斯福(Stephan Feuchtwang)、葛希芝(Hill Gates)、郝瑞(Stevan Harrell)、沙學漢(David Schak),藉由這些德高望重學者的證言及回憶,試圖去了解這幾位外國研究者,是在怎樣的狀況和情形下,在「臺灣研究」成為一個專業領域之前,以臺灣在地經驗,生產出重要的社會科學知識。
目录
Perface, Derek Sheridan 謝序Preface, Dominic Meng-Hsuan Yang 楊序
Preface, Tseng Wen-liang 曾序
Pictures 照片
Notes on Romanization in the English Chapters
關於英文版中的羅馬拼音
Introduction 導讀
Myron Cohen 孔邁隆
Burton Pasternak 巴博德
Edward Friedman 傅禮門
Stephan Feuchtwang 王斯福
Hill Gates 葛希芝
Stevan Harrell 郝瑞
David Schak 沙學漢
Selected Bibliography of the Interviewees 訪談學者重要著作年表
Myron L. Cohen(孔邁隆)
Burton Pasternak(巴博德)
Edward Friedman(傅禮門)
Stephan Feuchtwang(王斯福)
Hill Gates(葛希芝)
Stevan Harrell(郝瑞)
David Schak(沙學漢)
Editors and Interviewers
主編與訪問團隊
作者简介
謝力登(Derek Sheridan)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楊孟軒
美國密蘇里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曾文亮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