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一九七○年代開始,臺灣的國際地位處境有巨大轉變,與日本斷交、中共與國際的關係趨於和緩。以當時的日本主流眼光,臺灣幾乎等同於歷史進程中殘餘。而就在這個年代,若林正丈考進研究所,踏入臺灣研究的開端。

「現在,臺灣的政治很有意思。」

「在我的印象中,臺灣的社會隨著每次的選舉都像蛻下一層皮般變化。」從戒嚴時期的肅殺、黨外的抗爭,一路走到逐步開放選舉、新政黨成立、第一任民選總統的出現……,半世紀以來,若林走踏過臺灣各地,實地考察各種選舉,他見證了臺灣民主的誕生與扎根,對此提出自己的一方見解與「臺灣化」理論,是若林將日本的臺灣研究從邊陲帶進了眾人的目光之中。

書中除了臺灣人對於自身的探索、追尋和努力,也可以看到若林作為一個研究者對臺灣所投注的熱情與溫度。這五十年來的時光,不僅是臺灣民主化與臺灣化的歷程,更是若林研究生涯的縮影。若林正丈的研究人生,也成了研究臺灣的人生。

目录

推薦語

推薦序 共感與同行:若林正丈的半世紀臺灣研究之路/吳密察

序章  臺灣現代史上的一九四九年與一九七二年

第I部 踏查民主化的現場──從反對勢力切入

第一章 臺日斷交之際──臺灣研究的開始與首次訪問臺灣

第二章 觸及民主化的胎動

第三章 在「自由的空隙」中站起的臺灣國族主義

第四章 國民黨一黨專政的動搖

第五章 民主化與「走鋼索的人」李登輝的鬥爭──諦觀「憲政改革」的政治過程

第六章 成立日本臺灣學會──理解臺灣的知識基礎建設

第II部 發現臺灣化的脈動──觀察認同中的政治背景

第七章 新興民主體制啟航──總統選舉譜出政治節奏

第八章 在大國的夾縫間──政治上出現「中國要素」與美中對立

第九章 提出中華民國臺灣化論──臺灣政治研究的轉折點

第十章 中華民國臺灣化的不均衡開展──新興民主體制下的國家重構與國民重構

終章  展演的主權──「臺灣尚待定義?」

後記

作者简介

若林正丈

一九四九年生於日本長野縣。一九八五年取得東京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曾任香港日本領事館專門調查員、臺灣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訪問學人、東京大學教授、日本臺灣學會理事長、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術院教授兼臺灣研究所所長等職務。現為臺灣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兼任講座教授,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以及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主要著作有:《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等書。

譯者簡介

黃耀進

翻譯工作者。單譯有《牡丹社事件靈魂的去向》、《歧視:統合與排他的日本近現代史》、《軌道:福知山線出軌事故,改變JR西日本的奮鬥》、《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後生命史》等;共譯有《半路上》、《「他們」的日本語:日本人如何看待「我們」臺灣人的日語》、《東京審判》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