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序章 單純化、地方化與臺灣原住民族社會

「原住民族運動」開始前:本書的問題意識與研究範圍

現代國家主導的單純化:地方化──本書的視角

從戰前持續到戰後的地方化

課題、方法與先行研究

使用史料

田野調查

稱呼與記載方式:關於「原住民族」

第一部 追求地方化的「蕃地」統治:從啟動到形式完成前

第一章 原住民族的傳統社會結構和國家奪取「蕃地」有效控制權

部落和首長:原住民族的傳統社會結構

霧臺事件:部落和國家在有效控制權上的攻防

第二章 有效控制確立後的「蕃地」統治和做為地方的整編過程

有效控制確立後的「蕃地」統治體制

改變部落的方法:設置可視性單位「村」

地方化做為「蕃地」統治的主軸

第三章 稻作普及帶來的農業單純化、地方化,以及文化單純化

本章課題與方法

臺灣「平地」稻米政策及其影響

理蕃事業「授產」和稻米

理蕃事業「交易」與稻米

塗白:農業單純化與文化單純化

稻作普及與地方化:對遷移、水田配套的批判及其結果

另一種稻作與米食的普及

小結:稻作普及與單純化、地方化

第一部總結 戰前地方化政策與單純化的作用

第二部 推動地方化的「山地」行政:從形式完成到實質化

第四章 「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的連續性

承繼性與共通性

連續與非連續的並存:「山地」自治制度和鄉長、村長民選

第五章 「山地」行政與施政的基本特性

分割行政背後的政治施政:社會控制的強化與國民形塑

「山地」行政的過渡性和「山地」自治的單純化:國民形塑和地方化的連動性

第六章 「山地」行政體制:整編為「地方」的實施過程

「山地」行政體制中的山地鄉定位

山地鄉的組織和營運體制

地方化完成的宣告與地方化政策的失敗

第二部總結 戰後地方化政策與單純化的作用

終章 結論與展望

結論

課題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