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序 在幸福的島嶼上

脫困:內部歷史

1. 臺灣後殖民論綱——一個黨派性的觀點

2. 民主化的弔詭與兩難?——對於臺灣民族主義的再思考

3. 國家建構、內部殖民與冷戰——戰後臺灣國家暴力的歷史脈絡與轉型正義問題的根源

受困:外部認知

4. 賤民宣言──或者,臺灣悲劇的道德意義

5. 比較史、地緣政治,以及在日本從事臺灣研究的寂寞:回應班納迪克.安德森

*“De courage, mon vieux, et encore de courage!”——寫給 Ben 的一封信

再脫困 I:一個尼采式康德主義者的夢想

【日本:以普世價值梳理臺日關係】

6.反記憶政治論──一個關於重建臺日關係的歷史學主義觀點

7.救贖賤民,救贖過去──臺灣人對〈村山談話〉的一些反思

8.最高貴的痛苦──大江健三郎《廣島札記》和《沖繩札記》中的日本鄉愁

【世界:以轉型正義與世界民主化浪潮連結】

9.論道德的政治基礎──南非與臺灣轉型正義模式的初步比較

10.獻給琉球共和國──追尋臺灣與琉球的弱者價值同盟

11.The Lilliputian Dream──香港民族主義的思考筆記

12.歷史與自由的辯證──香港國民教育學科爭議的反思

13.航向烏托邦──論挪威與臺灣的小國靈魂

再脫困II:民主、資本與帝國

14. 社會運動、民主再鞏固與國家形成──公民社會與當代臺灣公民民族主義的重構 二○○八—二○一○

15. 黑潮論

*「Quo Vadis Formosa?」:資本主義—國家的巨靈

*福爾摩沙圍城紀事:臺灣的公民民族主義

卷尾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