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 ISBN9786263155794
  • 丛书 臉譜書房
  • 作者
  • 出版机构
  • 出版地中国台湾
  • 出版时间 2025年
  • 语言繁体中文
  • 资源类型纸本 Print copy
  • 全文 查找全文 Search for full text

内容简介

從清末民初、國共內戰,到國民黨遷台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中文的「標準口語」歷經了漫長發展與演變。本書作者陳怡君教授利用多樣紛呈的史料,詳加檢視了20世紀初至中葉左右「Mandarin」語音長期漸進的演變歷程;除了耙梳官方政策與指令、大眾傳媒鼓吹與推廣的痕跡、第一線教育工作者的現身說法,更會細細勾勒常民口說習慣隨之產生變化的軌跡。

本書援引20世紀初留聲與傳媒新技術所留下的檔案,包括留聲片錄音、電影和廣播節目的文字紀錄;作者也挖掘《國語日報》、台北市國語實驗國民小學的歷史沿革等資料,經過多方蒐集與考究,寫成這本關於中文世界語言、民族和身分認同的歷史普及作品,為讀者開拓獨特且慧眼獨具的視野。

目录

序言

用國家語言尋找國家

超越文字

清末的正確發音

第一章 互爭的口音與相較的聲調

初期的小衝突

注音字母

記錄者

國音字典

第一批留聲機片

在學校

第二批留聲機片

第二章 尋找標準華語

國家願景,地方發音

新字典

在教室

語言暴政

語音課程

在大銀幕上

電影審查與言論政治

方言困境

第三章 流亡的國語

國語該何去何從?

「混亂不堪」

瘋狂中採取的辦法

新的開始

戰爭武器

獲取識字能力

前往邊疆

草鞋和皮鞋

第四章 台灣巴別塔

回歸祖國的懷抱

祖國和母語

草率的標準

取消教師資格

教學實驗

《國語日報》

混亂的訊息

為什麼有人還在說日語?

唇槍舌戰

山地原住民

第五章 新中國的通用語言

終於

什麼是普通話

請不要笑

在前線

跟著我唸

與方言比較

透過廣播

在軍中

從高潮到冷鋒

打敗仗?

躍進

結語

四個現代化的通用語言

要多標準才夠?

「還我母語」

作者简介

陳怡君Janet Y. Chen

畢業自耶魯大學,現為普林斯頓大學歷史與東亞研究教授,專攻20世紀現代中國研究。前著有《貧窮有罪:中國都市貧民,1900-1953》(Guilty of Indigence: The Urban Poor in China, 1900-1953;暫譯)。2024至2025年,陳教授於普林斯頓大學負責推動、主持「位於交叉路口的島嶼:台灣研究新方向」(Island at the Crossroads: New Directions in Taiwan Studies)計畫。

譯者簡介

吳煒聲

美國蒙特瑞國際研究學院中英口筆譯組碩士,目前任教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和淡江大學,致力於英語教學與中英翻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