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随着当代中国考古学研究领域的跨国扩展和研究视野的国际化,如何在学科层面推动和创新考古学的概念和技术,是学界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当代中国考古学的概念和技术引自欧美,中国考古学与欧美考古学思路历程的互动,表明中国考古学是世界考古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最初地层学和类型学的引进,到后来文化概念的推广,以及最近兴起的聚落考古、经济考古、景观考古、性别考古以及大众考古,中国考古学在与欧美考古学互动的同时,也在探索本土化的道路。本书试图探索当代中国考古学所使用的这些概念的渊源和发展,并选择性地利用这些概念对中国考古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目录

序 1

壹 中国考古学与西方考古学的互动历程 1

一、 引言 1

二、 中国考古学的欧美渊源 5

三、 当代欧美考古学的主要流派及其对当代中国考古学的影响 12

四、 中国考古学与西方考古学的互动历程 18

贰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产生和演变 32

一、 引言 32

二、 无“文化”的西方考古学(19世纪早期至20世纪初) 33

三、 “文化”概念的引用及其意义(1900至1920年代) 35

四、 “文化”概念在欧洲考古学的发展和成熟(1920至1950年代) 39

五、 欧美考古学界对“文化”概念的早期反思(1940年代末期至1970年代中期) 47

六、 当代欧美考古学对文化概念的扬弃(1970年代后期至今) 52

七、 文化概念与中国考古学 57

叁 聚落考古学的概念和方法变迁 61

一、 引言 61

二、 美国聚落考古学发展历程 62

三、 聚落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74

四、 海洋聚落考古的思考和实践 78

肆 经济考古学的概念和实践 91

一、 引言 91

二、 经济考古学产生的背景:经济学和经济人类学的影响 93

三、 经济考古学早期的研究 98

四、 当代经济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 101

五、 贸易(trade)和交换(exchange)研究 103

六、 世界系统理论(world system theory) 107

七、 考古学的市场研究 110

八、 经济考古学的现状与前景 113

九、 “低水平食物生产”概念与中国史前经济研究 114

十、 中国史前低水平食物生产的个案研究:河姆渡文化经济形态的再思考 117

伍 景观考古学的概念 126

一、 引言 126

二、 景观考古与环境考古的区别 126

三、 欧美学者对景观考古的认识过程 128

四、 景观考古学出现的学术背景 132

陆 人群移动概念与中国考古学 134

一、 引言:欧美考古学中人群移动概念的变迁 134

二、 人群移动与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变迁 138

三、 人群移动与跨湖桥文化的渊源 142

柒 性别考古与中国考古学的实践 153

一、 引言 153

二、 欧美考古学的性别研究 154

三、 中国考古学的性别研究 159

捌 考古学的新实用性:公众考古与文化遗产的困境 164

一、 引言 164

二、 有争议的过去:知识产权、社会正义与文化遗产 168

三、 西方博物馆的新困境 174

四、 公众考古与文化遗产的商业化 178

五、 中国的思考和探索 179

注释 182

后记 194

作者简介

焦天龙,男,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 获学士学位; 1990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 2003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现任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首席研究员,负责发展博物馆藏品、展览及出版方面的策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