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明代名賢尺牘》簡介 一、全套分三大冊,編纂三年,收錄二百五十二通尺牘,共二百一十六位作者, 附有八百餘條人名索引,方便讀者查考尺牘中所涉及的相關人物;也附有印鑑款識,可瞭解明代尺牘的書體、格式與鈐印特色源流。 二、作者包含學者、名臣、東林人士、復社成員、文人、書畫家和方外人士等七大類,有作品圖版、作者小傳、釋文和解題文字。圖版與釋文,同頁呈現, 方便閱讀、對照,另有解題文字,單獨成冊,針對尺牘內容的人、事、時、 地、物,進行深入考證,近三十萬的文字,深入淺出。 三、尺牘即信札,明代尺牘,為明朝文人、官宦、軍旅、社會賢達人士等的書信往來,古人雖以毛筆書寫,但尺牘所承載的除了有書法之美,亦是窺見明代社會生活、官宦心聲、文人見識及其詩詞唱和的第一手資料,饒富興味,有社會、生活、文學、書法藝術等史料意義,收納的信札,時間跨越近三百年, 完整紀錄明代的社會狀況。 四、七大類作者內容如下: 1. 學者:王陽明、顧炎武、黃宗羲、陳獻章、方以智. . . 等二十四位 2. 名臣:楊一清、陸深、申時行、張璁. . . 等四十二位 3. 東林:左光斗、楊漣、高攀龍. . . 等十四位 4. 復社:張采、張溥、吳偉業. . . 等三十位 5. 文人:屠隆、王思任、袁宗道、王世貞. . . 等五十九位 6. 書畫:文徵明、徐渭、八大山人、石濤、王鐸. . . 等三十四位 7. 方外:隱元隆琦、東皐心越、澹歸今釋 . . . 等十三位 五、尺牘集中的人物特色介紹 1. 文徵明家族,橫跨前後六代,展現蘇州文氏家族的家風與藝術成就。 2. 東林與復社人物,包括高攀龍、楊漣、魏大中、周順昌、左光斗、張溥、張采、楊廷樞、夏允彝等人,是研究晚明黨社史的第一手史料。其中嘉善魏大中、魏學洢、魏學濂父子,一門英豪同列史冊,至為寶貴。 3. 明代奇書《金瓶梅》可能的作者王世貞、李開先、徐渭、屠隆。《西遊記》可能的作者朱睦挈。 4. 明代狀元︰羅洪先、鄒守益、焦竑、申時行、韓敬、朱國祚、文震孟、余 煌。
目录
目錄 ( 此為第三冊目錄,包含第一冊與第二冊目錄 )
導論一 尺牘與藝術史研究 石守謙
導論二 在明明德─讀《明代名賢尺牘》 楊儒賓
釋文‧小傳‧解題
第壹冊
第貳冊
附錄
印鑑款識
人名索引
【第壹冊】
〈學者〉
陳獻章
王守仁
鄒守益
羅洪先
唐順之
焦 竑
郭子章
陶奭齡
劉宗周
孫奇逢
陳元贇
朱之瑜
朱鶴齡
傅 山
黃宗羲
方以智
張履祥
顧炎武
黃宗炎
魏 禧
胡 亶
湯 斌
呂留良
陸隴其
〈名臣〉
盛 顒
王 鏊
陳 雍
楊一清
蔣 冕
喬 宇
顧 瑮
秦 金
張 璁
陸 深
董 玘
許宗魯
何 棟
張 袞
馮 恩
石 簡
張 瀚
喻 時
孫 植
嚴 訥
張天復
楊俊民
申時行
楊 鎬
朱國祚
殷廷樞
陳元暉
申用懋
喬一琦
岳和聲
須之彥
李衷純
梁廷棟
余 煌
侯峒曾
黃宗昌
陸澄原
馮 溥
金 鉉
藍 潤
黃 機
宋德宜
〈東林〉
鄒元標
繆昌期
高攀龍
安希范
王心一
楊 漣
文震孟
魏大中
左光斗
焦源溥
涂紹煃
錢謙益
周順昌
周 鑣
〈復社〉
顧夢麟
楊廷樞
夏允彝
張 采
周立勳
劉 城
張 溥
朱 隗
周 鍾
孫 淳
張 洱
徐鳴時
金俊明
魏學濂
陳子龍
吳偉業
冒 襄
曹 溶
陸 圻
沈 幾
姜 垓
丁 煜
宋 琬
徐律時
劉 曙
陳 梁
余 懷
徐 枋
朱彝尊
曹元方
【第貳冊】
〈文人一〉
邊 貢
顧 璘
朱應登
鄭 鵬
顧可久
黃魯曾
李開先(原無款
皇甫汸
朱 睦
田汝成
張之象
顧 聞
茅 坤
童 珮
宗 臣
王世貞
屠 隆
張獻翼
張燕翼
嚴 澂
袁宗道
王 衡
顧起元
李日華
宋如琮
王思任
沈萃楨
馬鳴霆
陳如京
韓 敬
溫日知
文震亨
〈文人二〉
來 臨
魏學洢
彭行先
楊 補
查繼伸
吳 凱
殷 岳
陳天敘
唐九經
劉醇驥
張 怡
韓 詩
計南陽
程芳朝
嵇宗孟
張九徵
何亮功
李子和
饒宇栻
繆 彤
葉奕苞
陸 埜
王士禛
侯 檠
丁 珝(原題)
韓 菼
鄭 梁
〈書畫家〉
張 弼
沈雲鴻
文徵明
文 彭
項元淇
陳 鎏
黃姬水
周天球
文肇祉
徐 渭
王穉登
許 初
莫是龍
沈大謨
陸應陽
董其昌
宋 玨
杜大中
項德新
璩之璞
藍 瑛
陳元素
王時敏
倪元璐
王 鐸
文 柟
何其仁
吳山濤
王無咎
查士標
宋 曹
沈 荃
姜宸英
文 點
〈方外〉
髡殘石谿
八大山人
原濟石濤
澹歸今釋
同揆輪菴
隱元隆琦
廣賓心海
木庵性
淨伊願菴
獨湛性瑩
悅山道宗
高泉性潡
東皐心越
作者简介
石守谦,1951年生,艺术史研究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及考古学博士。
曾任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院士,台北“中研院”史语所特聘研究员,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所长,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
他是台湾新艺术史研究的开创者,以文化史的角度研究绘画取得了很多的成就,著有《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史论集》《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等专著。杨儒宾,男,1956年生,台湾台中人。台湾大学中国文学博士,现任台湾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儒学、神话思想与身体理论。主要著作有《儒家身体观》《异议的意义──近世东亚的反理学思潮》《从五经到新五经》《儒门内的庄子》《五行原论: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论》《道家与古之道术》《静坐、悟与气象——理学工夫论》《理学静坐与冥契经验》等;编著有《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东亚的静坐传统》等;译有《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孔子的乐论》《冥契主义与哲学》《宇宙与历史:永恒回归的神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