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靖國神社的功能究竟是為了「追悼」抑或「彰顯」?長期以來議論得沸沸揚揚的「靖國爭議」問題的癥結為何?日本累印超過30萬冊戰後歷史不容錯過的另類「日本人論」透過哲學視角深入淺出全面性探討全日本最極具爭議性的宗教場所長久以來,圍繞著靖國神社所產生的「靖國」問題,已成為日本與中國、韓國和亞洲諸國,在外交上的巨大障礙。而日本現任首相安倍晉三閃電參拜靖國神社之舉,不只為東亞國際局勢掀起波瀾,就連以往不吝支持日本的美國,也罕見對此表達「失望」。然而,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為什麼會成為一個問題,對此真正知道的人並不多。而且,連知道靖國神社是一個什麼樣的神社的人也為數很少。如果不瞭解靖國是一個什麼樣的神社,就無法理解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為什麼會成為問題。不理解參拜為什麼會成為問題,也就談不上對這個問題持有自己的見解。目前,由靖國神社引起的問題已經陷入泥淖泥沼,完全看不到解決的眉目。作為一名哲學研究者,高橋哲哉撰寫這本書的目的在於為那些想在這個問題上持有自己的見解的讀者們提供一些思考的線索。要想瞭解靖國神社是什麼,就不能不瞭解它的歷史。然而,本書的中心不在於此。本書在介紹靖國神社的歷史的基礎上,把重點放在從邏輯上闡明「靖國問題是什麼」、「應該怎樣就這個問題進行思考」。本書各章的內容概要如下。第一章《情感問題》指出,靖國神社是通過「感情的煉金術」把戰死的悲哀變成幸福的一個轉化裝置,靖國神社最大的作用不在於對戰死者的「追悼」,而是對戰死者的「彰顯」。第二章《歷史認識問題》指出,「甲級戰犯」分祀即使能夠實現,那也只能說在日本和中國、韓國之間達成了一種政治解決,至於靖國神社的歷史認識問題,應該不僅僅局限於戰爭責任問題,而要將其作為殖民主義的問題來把握掌握。第三章《宗教問題》首先探討有關憲法規定的政教分離問題的歷史演變,論證「神道非宗教」話語在確立靖國信仰和國家神道上發揮的作用,指出不可能實現靖國神社的非宗教化,而靖國神社的特殊法人化,也是一條通向使「神社非宗教」死灰復燃的危險之路。第四章《文化問題》批判江藤淳從文化角度對靖國神社問題的論述,並指出從文化角度討論靖國問題的議論中存在的問題。第五章《國立追悼設施問題》探討有關設立「非宗教的新的國立追悼設施」來取代靖國神社的各種議論、《追悼與祈禱和平懇談會》報告建議設立的新的追悼設施為什麼會成為「第二個靖國」、指出不戰誓言和明確戰爭責任的新追悼設施方案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千鳥之淵戰歿者墓地、和平之礎等應該怎樣評價等問題。靖國問題的確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我們至少應該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認真探討,否則將難免陷入迷途。為了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本書將盡可能詳細地就這些問題進行探討。名人推薦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藍弘岳《表裏日本》作者蔡亦竹《明智光秀與本能寺之便》作者胡煒權專文推薦目次:序言第一章情感問題——在追悼與彰顯之間1.強烈的遺屬情感2.不同情感之間的對立3.靖國與「血」4.熱淚座談會5.折口信夫眼中的招魂祭6.靖國神社給人們帶來了什麼?7.被壓抑的悲哀情感8.「給陣亡者和他們的遺屬以榮譽!」9.感情的煉金術10.「聖戰」、「英靈」、「彰顯」11.為了盡情表達哀痛12.戰死的「大歡喜」第二章歷史認識問題——怎樣認識戰爭責任問題1.共同體與他者2.「甲級戰犯」合祀問題5.東京審判中沒有受到懲罰的人4.中國的政治立場5.分祀是否有可能實現?6.替罪羊與不追究責任的邏輯7.戰爭責任論中被忽略的問題8.「台灣理番」——僅僅只是一例9.應該保衛的「國家」與殖民帝國10.「英靈」之名的囚徒第三章宗教問題——「神社非宗教」的陷阱1.再論情感問題2.政教分離問題5.是首相的私人參拜嗎?4.尚未出現「合憲判決」5.修改憲法還是非宗教化?6.靖國神社的特殊法人化意味著什麼?7.即使靖國神社不是宗教法人8.「神社非宗教」論9.祭教分離的影響10.基督徒的邏輯11.佛教徒的邏輯12.披著非宗教的外衣第四章文化問題——死者與生者的政治生存1.作為「傳統」的靖國2.江藤淳的主張3.「靖國」背後的政治意志4.靖國能代表日本的文化嗎?5.特殊的死者們第五章關於國立追悼設施的問題——問題的關鍵何在1.消除「芥蒂」的方法2.是為了「不戰」與和平的設施嗎?3.歷史認識中存在的問題4.追悼對象的資格5.各國的追悼設施6.古希臘的送葬演說7.個人的追悼,集體的追悼,國家的追悼8.如何建設一個以「否定戰爭」為目的的設施9.一切取決於政治結語日文版後記靖國神社何以成為「問題」——代譯校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