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葛乐耐(Frantz Grenet) 考古学家、壁画修复专家、粟特和波斯语言学家。巴黎人, 巴黎大学考古学博士,现任法兰西学院之丝路学科带头人, 曾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主席二十年,同时任法国高等师范学院教授二十年。 代表著作有:《丝路拜火教两千年史》《撒马尔罕古城考古发掘报告(1989—2015年)》《撒马尔罕古城“大使厅壁画”保护和修复项目(2009—2015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逐年出版,并每年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论文有:《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上的波斯新年场景》《粟特人的自画像》《震撼世人的喀拉汗王朝壁画遗产》《穿过钦瓦特桥:粟特移民聚落在北朝的拜火教葬俗》等。 因为杰出的学术成就,荣获法国“金石碑铭学院奖章”(1985、1997、2009年度)、法国“国家学术勋章”(2003、2010、2012年度)等。 译者毛铭,伦敦大学艺术考古博士,伦敦《中亚艺术考古学刊》编辑,在大英博物馆讲授《被遗忘的丝路:中亚五国》,守护联合国遗址的中亚考古队队员。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漓江出版社《丝路艺术》期刊编委。
目录
序一 玄奘之旅:血汗见证的“丝路译丛”(徐文堪)
序二 欧亚文明碰撞与交融的壮阔历史场景 (葛承雍)
译者前言 重新唤醒的北朝 (毛铭)
卷一 撒马尔罕壁画
粟特人的自我画像
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都说了什么?
卷二 古城·文书·遗事
撒马尔罕古城,世界的纽带
白匈奴时代的撒马尔罕
片治肯特王最后的日子
卷三 星座·钱币·众神
大夏贵霜王朝的希腊万神殿(1—4世纪)
粟特拜火教神庙里的印度神祇
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占星术绘卷中的印度和波斯天文学传统
卷四 拜火教与北朝
粟特早期纳骨瓮上的拜火教主题
花剌子模与粟特的纳骨瓮
穿过钦瓦特桥:粟特移民聚落在北朝的拜火教葬俗
译后记 葛乐耐:生在法国,长在康国
附录:北朝粟特考古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