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誰來轟炸臺灣?作為近年的熱門課題,日軍做為轟炸者的論述更是引起熱烈討論。本書從集體記憶的概念出發,嘗試釐清「日軍轟炸臺灣」的記憶是如何由無到有產生。首先,以防空作為切入視角,說明國府的對日抗戰的警世經驗如何移植進入臺灣社會,作為培養國民的防空觀念的宣傳手段,進而影響社會對於二戰時期敵者的記憶。其次,說明1949年後外省移民的移入,臺灣社會產生兩股「太平洋戰爭/對日抗戰」截然不同的戰爭記憶。最後,嘗試梳理解嚴後的紀念活動中,兩種矛盾戰爭記憶如何紀念,並達成不同族群對於不同戰爭記憶的諒解,皆是未盡的課題,有待未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