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该书从人的求生意志出发,根据并重新解释古典著作、古文字和新出土材料,首次深入探讨了古巫对中国医药和诗歌等起源的重大贡献。本书对中国古代医药史、思想史、文学史,尤其是针灸的早期使用,诗体与诗论、歌舞与戏剧的发生与演变,提出了许多新的假设,发前人所未发,是各学科间融会贯通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对学术界相关领域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作者为知名海外华人学者,生前为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东亚语言和历史系教授,内地曾出版代表著《五四运动史》。 

目录

自序

导言“养”与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医学和文学

上篇从《诗经》里的葛屦论古代的求生祭“高禖”与郊祀

第一章《南山》诗刺淫乱

第二章葛屦与亲迎礼

第三章“葛”和“履”的象征意义

第四章古代的婚期与霜、露

第五章履迹生子的神话与郊襟

第六章郊祀与神尸践履之舞

中篇巫医的工作与古史

第一章巫医舞玉与工祝神权(兼论“巫”字的初义)

第二章巫医持蛇和棒(兼论扁鹊)

第三章郊禖、巫医与古希腊神医制度之比较

第四章巫医与针灸、医酒及其他治疗术

第五章商汤、帝喾、颛顼与巫医传统

第六章从古巫地名、人名论巫的工作(巫山与宋玉)

第七章古巫医与针刺术:巫更、巫成与巫抵

第八章从性与求生祭论到孔子的出生

第九章巫的天象观测和魔力

下篇古巫对乐舞及诗歌发展的贡献

第一章巫与乐舞:巫彭和巫相

第二章“六诗”与“六义”

第三章“风”与伺风鸟,风气与生命

第四章“兴”(廞)和椠舞——陈与喻

第五章“赋”(朌):“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第六章“比”之初义:“辩”(变)

第七章“雅”:从足蹈到鸟语

第八章“颂”:“美盛德之形容”(持瓮而歌舞)

结论

附:英文摘要(English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