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青春遭逢乱世,壮年沦为遗民。作为知名异代的文章大宗,元好问有意巨笔存史,自己却不愿有碑志。元好问遭遇了什么?他未书写的历史又是什么样子?日本学者高桥文治,大三时初识元好问,三十岁因家中一场大火与元好问重逢,开始关注其乱世命运。此后,他又以近四十年积累,逡巡在元好问与他的时代周围,探寻着属于元好问的历史细节与叙述真相。本书以细腻的笔法,从元好问的作品出发,细绎相关史料记载,还原易代复杂背景,考索元好问文字背后的秘密,也即金元交替时期华北的真实状况和诗人在彼时真实的心路历程,为学界了解遗民心理提供了海外视角,也为普通读者展现了元好问的另一个形象。目录第一章危机时代一、时代的空白二、关于金朝的正统论三、金朝士人的苦恼四、《学东坡移居八首》五、元好问的墓石第二章辗转仕途一、《宛丘叹》的真意二、描写流民的视角三、出仕与隐逸四、崔立的立碑事件五、元好问的自我认知第三章丧乱诗的创作一、《岐阳三首》二、《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三、《续小娘歌十首》四、《薄命妾辞三首》第四章战后的元好问一、《癸巳岁寄中书耶律公书》二、孔元措其人三、孔元措的待遇四、金朝遗民和耶律楚材五、元好问与耶律楚材六、衍圣公与曲阜县令第五章归乡与复兴一、《南冠录引》二、两次归乡三、南寺外家四、《九日读书山用陶韵赋十诗》五、不被书写的战后处理六、元好问眼中的复兴七、投向百姓的目光第六章史传与挽歌一、《与枢判白兄书》二、妻子与女儿的墓三、《中州集》的序跋四、《中州集》的年代五、《中州集》的信息来源六、从“王先生碑”到“实录”第七章空白的国家论一、白华及其周边二、《金史》的《白华传》三、《白华传》的意图四、女真贵族和汉人官僚五、乱世人生六、《辩亡》的君主论七、不被书写的国家论译者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