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人們若想了解今天中國的崛起以及思考中國如何重返世界強權之列,首先應該重新審視中國上一次擁有如此世界地位的時期,這正是乾隆時代。世界的乾隆英國使者馬戛爾尼是否曾向乾隆叩頭?此一引人爭議的歷史事件長久深植人心,乾隆也因此變成停滯帝國的代言人。這一認知又伴隨著十九世紀鴉片戰爭的爆發,更把清代中國型塑為一封閉保守的帝國。真相到底為何?「新清史」學派領軍人物歐立德將以嶄新觀點,破除此刻板印象:「經過多次交涉後,馬戛爾尼最終得償所願。他不需要叩頭,還獲准可以靠近皇上,把裝有英王喬治三世書信的錦盒遞到乾隆手中。」乾隆治下的清代中國,事實上通過諸多方式,在經濟、文化、政治、學術等層面,多方參與並影響了世界史的發展。本書更把乾隆治下的清帝國與同時代的其他帝國進行比較,讓我們得以在全球背景下解讀乾隆及其朝代,並了解清代中國並無自成一獨立體系而隔離於世界之外。滿洲的乾隆清代中國為何能成功建立為一盛世帝國?傳統史學的解釋是「漢化」。事實上,清朝一直被武斷地納入傳統中國王朝的框架之中。而「乾隆是海寧陳家之子」一說,更是以「漢人中心觀」為基礎之偽論。多年來,我們的歷史課本一直被這樣的史觀所掌控。但是,本書卻讓我們看到,身為滿洲皇帝的乾隆,不僅自傲其滿人血統,同時為了降低「漢化」對滿洲文化的負面影響,更以一系列「滿洲之道」——包括提倡「國語」(即滿語)的學習、突出滿人的勇武之氣、規範薩滿之儀、編纂滿洲史籍——鞏固並強化滿洲人的族群認同。對乾隆而言,如何協調「漢人傳統」與「滿洲認同」之間的衝突,是其畢生最為關注與焦慮的統治課題。人世的乾隆乾隆始終被供奉在「康乾盛世」的神主牌上,他的經典肖像就是身穿滿式黃袍端坐龍椅之上。在其長達六十四年的統治之下,清帝國的實力達到頂峰,奠定了近代中國的疆域基礎。可以說,在帝國盛世的宏觀思維下,乾隆的文武雙全形象已趨神化。然而,日常生活中的乾隆,聰明、勤奮、盡責、虛榮、衝動且易怒。他忠於家庭,更深愛他的妻子富察氏。在其晚年,乾隆將他和妻子的居所保留住原貌,似乎想藉此緬懷青春歲月。歐立德運用大量滿文文獻,解讀了乾隆對祖父、父母、皇子的親情、對后妃的愛情與對文化藝術的性情,真切還原了這位古代帝王的「凡人」面貌。《皇帝亦凡人》一書為西方「新清史」學派大眾書寫的典範之作。傳統的清史研究限於漢文文獻,都把滿清化約為一中國王朝。歐立德精通滿文,試圖跳出「漢人中心觀」,從滿洲人的角度審視這段歷史,並立體且全方位地塑造了滿洲皇帝乾隆其「天之驕子,世之凡人」的形象。本書特色:一、台灣第一本「新清史」學派著作!結合世界史觀點、滿洲視角與滿文文獻等「新清史」學派特點,本書深入審視並生動再現了滿洲皇帝乾隆及其盛世帝國。二、本書附贈乾隆畫像別冊〈朕的平衡之道:遊走於滿洲勇士、儒家文人和藏傳佛教聖主之間〉本別冊針對滿洲勇士、儒家文人、藏傳佛教聖主等不同乾隆形象,從宮廷畫師的視角出發,精選乾隆具代表性之圖像,帶領你探索乾隆的多元面貌與其豐富多彩的人生軌跡。目錄:第一章注定登基的皇子帝王之死.培養皇子.少年弘曆.注定登基.寵幸之子第二章當政的新皇帝新皇帝.清帝國概觀.父皇的遺緒.最初的政策.權力的試驗.皇帝的日程.在邊疆的初步成功.守成者?創新者?.實現飛躍第三章作為孝子、鰥夫和父親孝子.乾隆及其母親.乾隆的后妃.皇后之死.烏拉那拉皇后「剪髮」事件.寂寞的鰥夫.乾隆的皇子們第四章滿洲成功的困境成功的魔咒.以金朝為鑒.「滿洲人」之創立.滿洲統治的困境.語文的力量.創造歷史.規範薩滿之儀.勇士之道.尋找真男人.守護根基第五章巡遊即統治巡遊政治.重回故土.佛教朝覲.熱心的儒者.南巡第六章尚武帝國的建立尚武之王.對西域的征服:第一次平準戰役.第二次平準戰役.征服塔里木.帝國的局限.清朝和伊斯蘭教.銘刻勝利.圖化勝利.審視勝利第七章文化贊助者和文字獄藝術家的形象.詩人.收藏家.坐擁世界.文化贊助者.「文字獄」之訟.學術風潮第八章乾隆時代的中國與世界外交關係與「朝貢體系」.御用之臣.遠方來客.巨額財富.馬戛爾尼使團.世界的中國第九章晚期的國家秩序與衰敗乾隆帝國晚期.乾隆與西藏.人口與經濟.確保民眾之福祉.權力的局限.和珅與長期的腐敗問題.紛亂四起.最後一幕結語皇帝亦凡人乾隆時期大事年表書目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