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前言
第一部、臺北都市計畫與公園系統
一、臺北現代化的都市空間轉換
二、臺北公園系統中的「公園道」
第二部、日治時期臺北都市公園的開展
第一章 打開臺灣公園的新頁:圓山公園(公一)
第二章 臺北首座市區「改正公園」:臺北新公園
第三章 植物園華麗轉身為公園:臺北植物園(公十)
第四章 本島人居住地首座公園:龍山寺公園(公十二)
第五章 新店溪畔的體育運動公園:川端公園(公八)
第六章 都市計畫上「曇花一現」的「公十六」、「公十七」公園
番外、庶民的日常因公園而美麗
第三部、1937年都市計畫中短暫消失與永遠消失的公園
第一章 二次大戰後臺北的社會情勢與都市公園發展
第二章 曾短暫成為「美軍屬地」的花博公園美術園區(公二)
第三章 林安泰古厝落腳處:濱江公園(公三)
第四章 飛機航道下的花博公園新生園區(公二)
第五章 東區唯一的大型公園:中山公園(公六)
第六章 車水馬龍中可以歇息之地:大安森林公園(公七)
第七章 新店溪浮覆地誕生了中正河濱公園「公十一)
第八章 西區邊陲的綠空間:玉泉公園(公十三)
第九章 推土機下產生的林森公園與康樂公園(公十四、公十五)
第十章 「永遠消失」的「公五」、「公九」公園
第十一章 「大臺北市區計畫」中都市公園興建總檢討
第四部、臺北都市公園的文化地景詮釋
一、太陽旗下的「殖民」公園地景
二、戒嚴時期「中國中心觀」的「再殖民」公園地景
三、公園新氣象「心靈解殖」公園地景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