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記憶台灣1:從生活文化、教育信仰,看見台灣多元視角的每一幕

  • ISBN9786263108394
  • 作者
  • 出版机构
  • 出版地中国台湾
  • 出版时间 2025年
  • 语言繁体中文
  • 资源类型纸本 Print copy
  • 全文 查找全文 Search for full text

内容简介

小吃文化中的島嶼身世、華人民歌的素樸情懷、他國殖民的混亂記憶、威權統治的恐怖陰影……都是建構台灣歷史的元素和面貌,胡川安在有形與無形文化間穿梭,以文字記憶那些曾經苦難、美好的片段與總和,在所繫之處書寫,聚集成一部台灣之所以成為台灣的具象化歷史。

目录

導論/我們如何記憶台灣

輯一 物品中的台灣記憶

炊飯的記憶:大同電鍋與電子炊飯器

台灣有個阿里山:阿里山與小火車

摩托車的記憶:摩托車瀑布

鐵路的記憶:從縱貫鐵路到高鐵

制服的歷史記憶

藝術記憶的重生:《甘露水》

大稻埕繁華的記憶:《南街殷賑》

連結百年前的祖靈記憶:四面木雕祖靈柱

輯二 生活文化中的台灣記憶

小吃的記憶

月餅與烤肉:中秋的回憶

泡麵的記憶

便當的記憶

台灣茶文化的記憶

辦桌的記憶

旅行的歷史記憶:台灣八景

書店的歷史記憶

台灣人的英語記憶:彭蒙惠

秋海棠的中國記憶

講國語的歷史記憶

國歌的記憶

民歌的記憶

國球的記憶

華人的巨星回憶:鄧麗君

禁歌的歷史記憶

戲台的記憶:歌仔戲

粽子與端午的記憶

春節的記憶

英雄、瘟疫與保衛鄉土的回憶:王爺信仰

好兄弟的記憶

8+9的記憶:陣頭文化與八家將

台灣人的慈濟記憶

颱風的歷史記憶

大型傳染病的記憶:武漢肺炎,還是新冠肺炎?

輯三 空間與紀念館的台灣記憶

從柑仔店到便利商店的記憶

市場的記憶:嘉義東市場

竹籬笆的遷徒記憶:四四南村

恢復城市的記憶:高雄車站

腳踏車王國的記憶:自行車文化探索館

大學的記憶

地牛翻身:地震的歷史記憶 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

漫畫的記憶:國家漫畫博物館

雲林布袋戲館

台北的咖啡記憶:明星咖啡廳

台灣的電影記憶:國家電影及視廳文化中心

土地公的歷史記憶

玄天上帝

新埔義民廟

鹿港小鎮與媽祖的記憶

國姓爺魂歸何處?台南鎮門宮

蘭陽平原的造紙回憶:中興紙廠

作者简介

胡川安

生活中的歷史學家,身於何處就書寫何處,喜歡從細節中理解時代、從生活中觀察歷史。在日本、巴黎、美國和加拿大生活過。由於興趣龐雜,大學雙修歷史與哲學,研究所於國立台灣大學雙修考古學與歷史學,後取得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東亞系博士。曾任「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主編、華文朗讀節策展人,目前為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編著十餘本書:著有《權衡:孫子兵法教你亂世中的生存之道》、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和食古早味》、《食光記憶》、《絕對驚艷魁北克》和《東京歷史迷走》,編有《貓狗說的人類文明史》、《重新思考皇帝》、《關鍵年代》、《故事台灣史》四冊、《故事東亞史》二冊。

相關著作:《記憶台灣2:從國族政治、人文地景,見證成就台灣歷史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