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席拉・賈格以十九世紀中期至二十世紀初期的朝鮮半島為舞台,講述了一場規模不亞於英俄大博弈的「東亞大競逐」。其以敘事史筆法展開書寫,將各國對於朝鮮及自身利益的打算梳理得淺顯易懂,加上對歷史人物性格與動機的生動側寫,以及別具真實感的敘事方式,令人彷彿置身外交辭令齊發、勾心鬥角的談判桌上。而在軍事行動方面,則仔細考證了當時報章雜誌、記者與駐外人士之紀錄,致力於還原戰場前線,闡明每場戰役的發展都牽動著國際情勢變化,更從戰爭的角度看見各國面對東亞局勢時的軍事實力與策略運用。
彼時的大國衝突,延伸出一系列二十世紀初迄今的國際紛爭:美蘇冷戰、千島群島主權問題、釣魚台列嶼主權問題、中國與俄羅斯為了「重返榮耀」再度擴張的野心……透過本書,我們得以回溯這些議題的開端,從朝鮮半島跌宕起伏的命運,洞見當今東亞地緣政治的複雜糾葛究竟如何成形。
目录
前言
序言 俄國在亞洲的崛起
第一部 新邊境
第一章 朝鮮的慘烈勝利
第二章 日本的朝鮮問題
第三章 朝鮮的開放
第二部 以夷制夷
第四章 大清的朝鮮問題
第五章 另一場大博弈的開展
第六章 俄國通往東方的鐵路
第三部 戰爭與帝國主義
第七章 戰爭的序曲
第八章 勝利、戰敗與屠殺
第九章 雙線戰爭
第十章 三國干涉還遼
第十一章 陸上強權
第十二章 海上強權
第十三章 義和團
第十四章 李鴻章離世
第四部 新盟友,舊敵人
第十五章 新協約
第十六章 俄國的韓國問題
第五部 日俄戰爭──第零次世界大戰
第十七章 大韓帝國戰爭
第十八章 滿洲戰爭
第十九章 奉天
第六部 東亞新秩序
第二十章 《樸茨茅斯條約》與大韓帝國
第二十一章「亞洲的永久和平與安全」
第二十二章 日韓合併
後記 遺留給後世的影響
鳴謝
參考書目縮寫對照表
參考書目
作者简介
席拉.賈格Sheila Miyoshi Jager
美國歐柏林學院(Oberlin College)東亞研究系教授,專攻現代東亞與韓國歷史及政治。曾為《紐約時報》、《政客》(Politico)與《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撰稿。著有《戰火兄弟:韓戰未竟的衝突》(暫譯,Brothers at War: The Unending Conflict in Korea)與《韓國的建國敘事:愛國主義的系譜》(暫譯,Narratives of Nation-Building in Korea: The Genealogy of Patriotism),並與芮納・米德(Rana Mitter)合編《斷裂的歷史:亞洲的戰爭、記憶與後冷戰時代》(暫譯,Ruptured Histories: War, Memory, and the Post-Cold War in Asia)。
譯者簡介
張馨方
英國愛丁堡大學譯研所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有《歐洲鬼地方》、《大腦如何辨識方向?》、《顛峰心態》、《做自己就好》、《親密關係暴力》、《焦慮的意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