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420年,明成祖朱棣下诏,以明年正月初一始,北京为京师,不称行在。明朝正式把北京作为首都。从南京迁都北京,两地相差8个纬度,距离1000公里以上,整个迁都过程历时近40年才尘埃落定,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历史也是极为罕见的案例。迁都北京大致经历了“靖难之役”后推行的“两京体制”,永乐年间实现迁都北京,三大殿烧毁引发的北京地位动摇,洪熙帝决定还都南京,宣德帝再次定都北京,明英宗正统年间正式定都北京等进程。本书把历来作为孤立政治史事件的迁都北京,放到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年间整个明朝初期政权确立的大背景下考察分析,对其迂回曲折的过程进行系统梳理,继而论述了迁都北京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此后中国乃至东亚世界的深远影响。本书在明朝迁都北京600周年之际翻译出版,无疑是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最具意义的纪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