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寺院在東亞歷史上所扮演之具體角色為何,時至今日依然為學界所熱烈關注。有大量證據表明,儘管超然物外,東亞地區之宗教實踐場域,仍然在不同程度上與凡世發生互動,并因此促成了不同類型之紐帶形成,在構建東亞社會、政治、經濟、商業、教育,乃至外交關係與網絡上,寺院與神社都起到了重大之作用。
為此北京大學佛教典籍與藝術研究中心、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佛學論壇、上海玉佛禪寺聯合舉辦了以「淑世超邁出世,紐帶多過界分:佛教與東亞宗教寺院的多重社會作用與功能」為主題之國際研討會。此次會議吸引了東亞、歐、美共二十八位一線佛教學者參會。本論文集收錄了其中的十八篇重要研究。
目录
第一章 淑世情怀,多重视野:玉佛禅寺百年沧桑(纪赟)第二章 “佛教社会”及其社会理论建构刍议(李向平)
第三章 早期佛教对“婆罗门法”的态度及其在中国的影响(严耀中)
第四章 佛陀最后的午餐:古典佛教中的僧俗互动模式及其对东亚佛教的影响(纪赟)
第五章 六朝时代居士家庭中的“斋堂”初论(康若柏 Robert Campany)
第六章 定林上寺经藏考(陈志远)
第七章 地论学派南北二道观念与隋初政教关系的“对峙”(圣凯)
第八章 隋唐长安寺院长生禽考(孙英刚)
第九章 隋唐长安东西禅定寺的多重角色(陈金华)
第十章 宗风西来:西明寺与径山法系(湛如)
第十一章 国家大寺的创立:以658年西明寺的诞生为例(王翔)
第十二章 元和元年长安国忌行香制度研究——以新发现的《续通典》佚文为中心(聂顺新)
第十三章 也论敦煌文献中的“恩子”(蒲成中)
第十四章 普光王寺跨时空的交流网络(巴瑞特 Timothy Barret)
第十五章 寺院之中的鉴赏:圣域之中金代精英的身份识别(罗志心 Jesse D. Sloane)
第十六章 明末清初遗民·移民的寺庙记忆(陈玉女)
第十七章 教育与教化——佛教文化研究结构发挥社会功能的新趋势(释定明、沈垚)
第十八章 佛寺:活态博物馆的艺术精神与文化传承功能——以青海年都乎寺清代壁画和唐卡的传承与保护为例(邓启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