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書呼應近十年來台灣跨文化莊子學研究思潮之問題意識,探討道家哲學(主要是莊子)如何回應現代性之問題。透過跨文化哲學的方法,本書比較莊子與西方哲學家(如海德格、孟柯、鄂蘭、南希等)對於「弔詭」與「共在」的討論,使得本書具有國際研究的視野。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弔詭」探討存有論與政治之間的關聯性,回應當代哲學家牟宗三以「辯證」方式連結存有論與政治,本書試圖提出「弔詭」的模型超克之。第二部分「共在」透過與西方哲學的對話,試圖開創莊子哲學的社會性。透過本書,筆者希望打開莊子哲學的政治社會向度,以補充傳統上對於道家新外王討論的空缺。
目录
導論
第一部分 弔詭
第一章 後設政治學三形態:牟宗三與海德格論「存有論與政治之間」
第二章 無用與有用的弔詭:莊惠之質與海德格「用的差異性」
第三章 無用與規範的弔詭:孟柯力量美學的啟示
第四章 無用與技術的弔詭:海德格對機心的闡發
第五章 無用與政治的弔詭:章太炎的中道政治學
第二部分 共在
第六章 無用與共在:莊子、海德格、鄂蘭論社會性
第七章 無用的共通體:楊儒賓「形氣主體」的啟發
第八章 無用的民族:海德格論「民族」共同體
結論
徵引書目
索引
作者简介
鍾振宇
德國Wuppertal大學哲學博士,專長為道家與海德格哲學的比較,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著作有《道家與海德格》、《道家的氣化現象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