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利用大量的徽州文书,深入探讨了以徽州为代表的明代乡村纠纷及秩序的形成过程和变迁实态,解析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结构、宗族结合的展开及徽州特有的佃仆制等问题.复原了当时乡村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和社会秩序形成:吠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明清史学者的研究力作。日本权威学术杂《史学杂志》、《东洋学报)、《社会经济史研究》均有书评,在我国明清史学界也有广泛影响。
作者简介
" 在日本展开的清代契约文书研究,出于台湾统治必要性而衍生出来的《台湾私法》以及后来的《满洲旧惯调查报告书》,中日战争时期以《中国农村惯行调査》为主,伴随以旧满洲和华北为中心的农村实态调査,调查参与者也同时进行文书研究,从战前至战后公开发表了许多著作、论文。成立后,以《民商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为主,经中国人之手开始许多农村社会、土地制度的实态调查,取得了与清代以来契约文书相关的许多成果。作为明清史研究史料,最早关注契约文书的是傅衣凌。傅衣凌在中日战争最激烈时期于福建永安县发现了百余件明清时期契约文书,进而研讨以租佃关系为中心的相关问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随着相继而来的土地革命,全国数量庞大的土地文书被烧毁、废弃。这一时期的土地文书在现实进行的土地分配中被看作是旧社会地主统治的象征,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学术研究对象。尽管如此,在土地革命告一段落的50年代后半期至60年代,如后所述徽州文书的收集工作逐步展开。此外,在福建也开始了一些契约文书的收集工作。 另一方面,在战后日本,战前从事农村调查的学者的文书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同时开始进行国内所藏文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尤其是关于清末江南租栈租簿等史料,以村松佑次为首,包括川胜守、夏井春喜等进行了详尽研究,关于江南鱼鳞册也主要由鹤见尚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此外,今堀诚二、渡边幸三对个人收集的文书加以介绍和研究,仁井田陞、今堀诚二对日用类书所收的契约书式和族谱所收的文书进行研究。另外,东京大学的年轻学者整理和研究了近两千件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
目录
译者的话
中文版序(中岛乐章 )
凡例
第一章 徽州文书研究的展开
 引言
 第一节 明清契约文书研究的进展
 第二节 徽州地域史一一地域开发与商业活动
 第三节 徽州文书的收集与整理
 第四节 徽州文书研究史
 第五节 徽州文书研究的领域、意义与课题
 小结
第二章 宋元、明初的徽州乡村社会与老人制的确立
 引言
 第一节 明代老人制研究史
 第二节 宋代徽州的有名望人士与纠纷处理
 第三节 元代徽州乡村社会与纠纷处理
 第四节 洪武年间老人制的确立
 第五节 《教民榜文》所规定的老人制
 第六节 明初徽州的乡村社会与老人制
 小结
第三章 明代前半期里甲制下的纠纷处理
 引言
 第一节 明代前期老人制下的纠纷处理一一宣德二年“祁门谢应祥等为重复卖山具结”
 第二节 明代前期十西都谢氏纠纷处理诸层面
 第三节 明代中期里长、老人的纠纷处理
 第四节 明代前中期徽州乡村社会纠纷处理诸层面
 小结
第四章 从诉讼文书看明代中期老人制和地方官审判
 引言
 第一节 成化五年“祁门谢玉清控告程付云砍木状纸”
 第二节 《弘治九年徽州府为霸占风水事出给印信合同》
 第三节 “值亭老人”与申明亭
 第四节 老人制与地方官审判的互补关系
 小结
第五章 纠纷与宗族结合的展开一一以休宁县茗洲吴氏为中心
 引言
 ……
第六章 明代后期徽州乡村社会的纠纷处理
第七章 明末徽州的佃仆制与纠纷
第八章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