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古汉语语法四论》是何莫邪先生1981年在哥本哈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同年年底这本论文的修订本在伦敦柯曾出版社出版。全书结构包括致谢、导言和四个主体章节。导言中的核心观点,总结起来分为两个主题,一个是语言学研究的态度、原则。认为研究任何语言都要有良好的普通语言学兴趣和素养;要有处理第一手材料的能力,研究古汉语时,翻译和深刻的理解之间的差距;尊重语言事实,不能为了维护得出漂亮的规律而剪裁语料,回避例外;最好的语言学论著,都是由例句清晰推导出相应的观点,即:让例句自己说话。另一个是古汉语语法研究的方向。提出要对古汉语基本结构、基本特征作具体而微的研究,在各个基本问题上拿出真正的有建设性贡献的成果,逐条建立古汉语语法规则。否定、量化、代词和条件句四个专题是形式逻辑的四个基本方面,如果想要清晰地表达复杂思想、科学观点,它们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理应关注它们在上古汉语中的表现。所以本书主体部分选择从这四个方面出发,选取一千三百多个例句,分为四章进行讨论。第一章的专题是上古汉语的否定表达。第二章讨论的是上古汉语中的量化。第三章的主题是上古汉语的代词。第四章讨论上古汉语的条件句。目录导言第一章否定(Negation)1.1动词性的、名词性的和句子性的否定1.2上古汉语的否定提升1.3恒真体的“未”和句末词“矣”第二章量化(quantification)2.1全称客体量化词2.2主体量化词“皆”和“各”2.3上古汉语中的存在量化2.4关系量化词和比较级2.5限制量化词2.6所谓的形容词性量化词“凡”2.7有定量化词“诸”“群”和“众”第三章代词化(pronominalization)3.1反身代词“己”3.2反身代词“自”3.3疑问代词3.4所谓的代词“者”和连接主从句的“所”第四章条件句(conditionals)4.1上古汉语中的让步从句4.2条件句中的“若”“如”和“则”4.3条件句中的“苟”4.4反事实条件句中的“使”参考文献术语与重要词语索引附录一先秦汉语的名词从何而来附录二何莫邪先生简介与主要著作译者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