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丹麦近20年来的中国研究成果,让中国学界了解丹麦研究环境、研究传统和研究重点。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开展有效的学术对话。丹麦研究不仅仅是中国的丹麦研究,更要关注丹麦的中国研究,了解丹麦中国研究的态度、范式、内容等,以促进中丹之间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深化互识互信。本书讨论了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教育,以他者的眼光给出全新的认识与观点。本书让读者在批判性阅读的过程中,借助他者的眼光,辩证地看待跨文化交流中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以便更好地向世界讲述好中国故事。目录导言从远处看中国扬州评话《西汉》传统留存下来的说书艺人的脚本孔子2.0版,还是儒学某某主义?——文化调解者建构初探“音乐的势力”——20世纪20年代后半叶的中国崛起当代中国文学身份空间中的多重时间性——论余华小说《兄弟》及其接受研究亚健康——当代中国身体素质之问当代中国文化中的多孔渗透性人格——与跨文化心理学的对话中国政治与国有企业的发展中国城市气候变化政治——碎片化整合机制与杭州的治理创新重塑中国城乡边界——例外是获得发展的标准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中国——陈衡哲与早期的全球化计划我要用我自己的小方式来改变中国学前教育——中国留学生、“西方”价值与学前教育改革中国留学生问题研究——一场基于软实力的公共外交?重温中国和拉美经济发展——不同工业化战略的非预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