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友人看中国》作者们畅谈了他们对中国的发现、他们的中国之路、他们对伟大的中国文化的理解以及对两国友好合作前景的展望,这些思想和回忆是他们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没有经过统一的规划和梳理。我想,读者们看完以后是会有所触动的。在我看来,作者们关于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形成与意义的思想具有特殊价值。两国之间的关系从20世纪末到达到了好的高度——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以及共同发展的关系。

目录

主编寄语俄中友好协会主席、科学院院士季塔连科我的中国缘谢尔盖·列昂尼德维奇-齐赫文斯基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精神支柱和研究中国的秘笈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季塔连科中国朋友常对我说 “中国是你的第二故乡”伊戈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高寿一个汉学家的自白弗谢沃洛德·弗拉基米罗维奇·奥夫钦尼科夫我与中国学者的交往包里斯·利沃维奇·里夫京(李福清)中国——一个特殊的星球瓦吉姆·伊万诺维奇·沙巴林我的次访华经历列昂尼德·谢尔盖耶维奇·佩列洛莫夫我汉学生涯中的中国德米特里·尼古拉耶维奇·沃斯克列先斯基《莫斯科一北京》我的中国阿纳托利·叶夫盖尼耶维奇·卢基扬诺夫相伴中国五十年加琳娜·维尼阿米诺夫娜·库里科娃这种关系需要珍视维克多·伊万诺维奇·特里福诺夫一个汉学家眼中的中国安德烈·尼亚佐维奇·卡尔涅耶夫文学才是我们友谊的精神基础奥列格·米特洛法诺维奇·巴维金我的中国印象娜塔丽亚·列昂尼多夫娜·玛玛耶娃上海巨变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娃·戈尔布诺娃铜仁——贵州的大门维克多·拉甫连季耶维奇·拉林三次中国行安德烈·谢尔盖耶维奇·克鲁申斯基北京学习往事亚力山大·格奥尔吉耶维奇·拉林希望与改革时代的中国弗拉基米罗维奇·罗曼诺夫·亚力山大边境合作背景下的中国安德烈·弗拉基米罗维奇·马卡罗夫塔季扬娜·列昂尼多夫娜·古鲁廖娃”

作者简介

98年9月日生于彼得格勒。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语言系中文科、莫斯科东方大学。自939年在外交人民委员会(外交部)工作。参加过伟大的卫国战争,被授予2枚勋章及奖章。从一个普通的翻译一直干到特命全权大使。958年任外交部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东方国家史教研室主任、教授,后任外交学院院长、外交学院荣誉博士。曾在中国、日本、英国及联合国大会任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成员。968—974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卷本《人类史》国际编委会成员,担任第七卷责编。联邦功勋外交工作者,历史学博士,科学院院士(98年)。著有9部专著和600多篇文章,内容涉及中国历史、日本历史、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988—2000年任《近现代史》杂志主编,是多卷本《俄中关系史 文件和资料》的发起者和责编。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保加利亚科学院院士,佛罗伦萨美术学院院士,国家奖获得者,“凯旋奖”人文科学奖获得者(200年)。目前担任科学院主席团顾问,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首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