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國作為理論:中國派的重新認識中國(甯應斌)
「經典時代」還是「子學時代」?「中國哲學史」的敘述開端與「中國文明的主體性」問題(張志強)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論章太炎的《易》學、《春秋》學及其歷史觀(江湄)
大同立教的雙重困局與不同應對︰康有為的政教觀初論(張翔)
鴉片戰爭同期聲︰試論道光十九年的朝貢體系調整及其歷史意義(邱士杰)
自尊無畏,超克斷碎︰《傳習錄》和我們的當代(趙剛)
中國主體性的敘述與歷史意義(于治中)
中國作為理論:中國派的重新認識中國(甯應斌)
「經典時代」還是「子學時代」?「中國哲學史」的敘述開端與「中國文明的主體性」問題(張志強)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論章太炎的《易》學、《春秋》學及其歷史觀(江湄)
大同立教的雙重困局與不同應對︰康有為的政教觀初論(張翔)
鴉片戰爭同期聲︰試論道光十九年的朝貢體系調整及其歷史意義(邱士杰)
自尊無畏,超克斷碎︰《傳習錄》和我們的當代(趙剛)
中國主體性的敘述與歷史意義(于治中)